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科版)


研究论文

  • 东海黑潮暖水区一次夜间云覆盖边界层发展过程的大涡模拟——辐射强迫研究

    郭九华;张苏平;衣立;刘敬武;

    2015年4月2日,中国海洋大学东方红2船在东海黑潮暖水区观测到了一次夜间云顶逆温边界层发展的过程。本文利用船载数据及UCLA_LES3.0模式进行数值模拟,讨论边界层发展的原因以及云对边界层发展的作用。结果显示,海表潜热通量的供应使边界层内水汽增多,水汽抬升凝结成云。云的产生使边界层内水汽通量、热通量以及垂向湍流速度的分布发生改变,云区的水汽通量变大,云顶的热通量发生突变,云区和近表面层均有湍流速度的极大值,云底有湍流速度的极小值。云形成过程中通过改变边界层内浮力项的贡献影响边界层的垂直结构,云区有正的浮力项贡献,云底以下有负的浮力项贡献。云顶长波辐射主要影响边界层中上层,在关闭辐射强迫后,边界层内比湿和位温的廓线没有明显变化,但最大垂直速度减小了20%,垂向积分的湍流动能降低了约30%,垂向湍流速度在边界层中上层不存在极大值,边界层内热通量廓线没有突变,水汽通量和热通量廓线分布与晴空边界层廓线相当。本研究通过数值试验证明了云顶长波辐射效应对大气边界层的反馈作用,为理解云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8年07期 v.48;No.28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0K]
    [引用频次:1 ]
  • 弗尼斯弧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王殿夫;何平;王青;于洋;卢福荣;冯华炜;麻丽丹;

    弗尼斯弧菌(Vibrio furnissii)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公认的新食源性致病菌,对全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本研究根据弗尼斯弧菌的toxS基因分别设计了普通PCR引物和实时荧光PCR引物、探针,建立了用于弗尼斯弧菌快速检测的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这2种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建立的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方法特异性良好,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 400和24CFU/mL,2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分别是传统培养方法的10和1 000倍,同时对384份水产品和食品样品进行检测,共检出6株阳性菌株。本研究建立的基于弗尼斯弧菌toxs基因的2种PCR方法特异性均为100%,灵敏度分别为2 400和24CFU/mL,完全满足了弗尼斯弧菌的检测标准,可应用于食品样品中弗尼斯弧菌的检测。

    2018年07期 v.48;No.282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0K]
    [引用频次:6 ]
  • 溶解氧水平对花鲈幼鱼氧化应激与能量利用的影响及生理机制

    常志成;温海深;张美昭;李吉方;李昀;张凯强;王伟;刘阳;田源;王晓龙;

    为研究低氧胁迫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氧化应激和能量利用的影响。本试验将花鲈幼鱼放置于低溶解氧水平下((1.56±0.24)mg/L)胁迫3、6、12和24h,然后在正常溶氧水平下((7.72±0.18)mg/L)恢复3和12h,分别测定了血细胞、血清代谢物以及不同组织中抗氧化酶与能量供应物质。研究表明:低氧胁迫能够使花鲈幼鱼的白细胞数目(WBC)、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和血小板数目(PLT)显著上升(P<0.05),恢复正常溶氧后与对照组无差异;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甘油三脂(TG)的变化与血细胞变化规律较一致,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总胆固醇(TC)含量先显著下降(P<0.05)后逐渐上升到正常水平。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GST变化在肝组织中较敏感,可作为花鲈在应对氧化应激时的酶学指标;而肝脏中糖原和乳酸含量则在低氧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丙二醛(MDA)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肌组织中SOD和CAT活力在低氧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和糖原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显示,低氧胁迫能够对花鲈幼鱼机体造成显著的氧化损伤,使血液生化指标、不同组织的相关酶活力及能量供应发生显著变化,而在恢复正常溶氧水平后又可通过自身生理调节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2018年07期 v.48;No.282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引用频次:74 ]
  • 利用除草剂Sandoz 9785筛选高EPA微拟球藻的研究

    周雨晴;朱葆华;杨官品;潘克厚;李赟;屠昌超;曹延群;

    为研究使用除草剂Sandoz 9785筛选高EPA微拟球藻的有效性,用添加不同浓度除草剂Sandoz 9785的f/2固体培养基对海洋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进行处理。当除草剂浓度为58μmol/L时,可抑制99.1%的藻细胞生长,在该除草剂浓度下,筛选获得2株抗除草剂藻株SA1和SA2。将抗性藻株在无除草剂f/2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到指数期和平台期,分别测定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显示,PSⅡ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PSⅡ的潜在活性(F_v/F_0)、PSⅡ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PSⅡ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等均高于出发藻株。其中,SA2的比生长速率达到0.199d~(-1),较出发藻株提高了2.31%;SA1的EPA含量较出发藻株藻提高了5.44%,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7.35%。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除草剂Sandoz 9785可有效筛选出EPA含量较高的微拟球藻藻株。

    2018年07期 v.48;No.282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引用频次:1 ]
  • 2种邻苯二甲酸酯对杜氏盐藻的生长抑制机理研究

    唐燎;涂海峰;伍淼;顾书瑞;李锋民;

    为揭示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与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iethyl phthalate,DEP)对杜氏盐藻的抑制机理,研究了DBP与DEP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tertiolecta)生长情况、β-胡萝卜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DBP与DEP对藻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二者作用机制不同:在DBP作用下藻体SOD活性持续增强,细胞膜结构损伤,MD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DBP可能通过作用藻体的膜结构,引起细胞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细胞死亡。DEP使得藻体SOD活性先增强后减弱,β-胡萝卜素显著增加,亚显微结构中膜结构未发现明显损伤,但淀粉粒大量增加,线粒体畸形,藻体可能通过合成β-胡萝卜素和淀粉粒抵御氧化胁迫,但大量的物质合成可能导致细胞代谢紊乱,加速藻细胞衰亡。本研究为揭示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环境行为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8年07期 v.48;No.282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引用频次:7 ]
  • Cd~(2+)、Cu~(2+)与Zn~(2+)对威氏海链藻生长生理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魏鹏骥;姜玥璐;

    本文研究以3种典型重金属离子镉(Cd~(2+))、铜(Cu~(2+))和锌(Zn~(2+)),在不同浓度下对威氏海链藻(Conticribra weissflogii)在生长、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和油脂含量方面的影响,为重金属离子在海洋微藻生理方面的毒性以及油脂合成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结果。3种重金属离子Cd~(2+)(<2mg/L)、Cu~(2+)(<2mg/L)和Zn~(2+)(<1mg/L)在低浓度下对威氏海链藻的生长速率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当Cd~(2+)>5mg/L,Cu~(2+)>5mg/L或Zn~(2+)>10mg/L后,3种重金属便显著抑制威氏海链藻的生长速率。重金属Zn~(2+)对威氏海链藻的光系统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影响较小。威氏海链藻在30mg/L Zn~(2+)影响下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仍能达到(0.21±0.01),而Cd~(2+)或Cu~(2+)>5mg/L时完全抑制了威氏海链藻的光系统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0.5mg/L Zn~(2+)对威氏海链藻的油脂含量有显著促进作用,油脂含量达到对照组1.2倍,其余金属离子浓度均无法有效促进威氏海链藻油脂的积累。

    2018年07期 v.48;No.282 4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3K]
    [引用频次:11 ]
  • 静电纺丝制备石墨烯/PMMA微米纤维及防腐蚀性能

    宋昕玲;邢翠娟;于良民;张志明;朱英;

    为了解决防腐涂层中石墨烯分布不均匀及与金属表面黏结性差的问题,提高涂层防腐蚀性能,本文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Q235碳钢电极表面成功制备了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GR/PMMA)微米纤维。采用红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及扫描电镜对静电纺GR/PMMA微米纤维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研究了不同石墨烯含量的静电纺GR/PMMA微米纤维膜在0.1mol/L H2_SO_4溶液中对碳钢电极的防护作用,探讨了石墨烯含量对GR/PMMA复合物防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GR/PMMA复合物的防腐蚀性能先增加后降低,当石墨烯含量为1%时所制备的静电纺GR/PMMA微米纤维涂层表现出优异的防腐蚀性能(η=99.999%),即使在浸泡15天之后,其防腐蚀效率仍然高达99.971%。

    2018年07期 v.48;No.282 5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6K]
    [引用频次:4 ]
  • 广西沿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与输运特征

    肖晓;冯秀丽;石要红;徐元芹;

    本文利用2006—2010年在广西沿岸海域获得的40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2个站位的水文观测资料,通过沉积物粒度参数、Gao-Collins粒径趋势分析、以及表层沉积物输运通量的计算,探讨了该区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与输运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和砂为主,主要类型为泥、砂质泥、粉砂、泥质砂、砂、含砾泥质砂、含砾砂、砾质砂;中值粒径范围跨度较大;分选系数由岸向海逐渐变大;大部分区域呈极正偏态。研究区沉积物输运趋势整体上有向岸输运的趋势。在防城港南侧海域和雷州半岛西侧分别有一个汇聚中心,廉州湾附近沉积物向湾内堆积。潮流作用下表层沉积物输运通量的研究表明,该海域的日平均单宽输沙通量较小,与表层沉积物的运移趋势一致,净输砂方向受潮流流速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2018年07期 v.48;No.282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4K]
    [引用频次:9 ]
  • 南堡凹陷高北斜坡带沙三2+3亚段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王忆非;刘怀山;王元媛;张珂;

    高北斜坡带位于南堡凹陷拾场次凹北部,构造特征复杂,断层样式和组合受边界断层控制,多发育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的高角度正断层,属于由多级别断层控制的岩性构造油藏。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和平衡剖面恢复法对研究区沙三2+3亚段进行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研究,总结出沙三段二、三亚段地层均发育断裂构造,与控盆的边界断层距离不同而发育样式不同;断层规模西大东小,且多为高角度正断层,分布上西南多而东北地势凹陷区域较少,构成了铲式正断层控制的半地堑系统。除边界断层外,地层内部发育的断层多形成于东营组后期,连通了沙三2+3亚段之下的烃源岩和目的层位的储集砂岩,其强活动期与沙三段排烃期一致,对油气起到了运移作用;并且由于断层形成的不同岩性层位的对接形成了油藏的侧向圈闭,对该区域的油藏分布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2018年07期 v.48;No.282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3K]
    [引用频次:6 ]
  • 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东段古伦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背景

    郝义;王士路;李三忠;马言胜;龚勇;李朝旭;

    西天山古伦沟小型铁矿位于阿吾拉勒成矿带东段。通过对地质、物探、钻探等资料的分析,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古伦沟铁矿的矿体主要呈透镜体状、似层状赋存于志留纪灰岩捕虏体与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接触带附近的矽卡岩中。花岗闪长岩里特曼指数δ介于1.00~1.87,ACNK=0.92~1.02,为准铝质钙碱性Ⅰ型花岗岩;∑LREE/∑HREE一般为8.99~14.71,相对富集LREE,亏损HREE,La_N/Yb_N=9.29~18.46,轻、重稀土分异较强;高场强元素(HISF)Nb、Ta、P、Ti等相对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Sr等相对富集,岩体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特征。在大地构造上,古伦沟铁矿主要位于伊犁-中天山微板块北缘的博罗科努早古生代陆缘弧内,其形成与早奥陶世-早石炭世北天山洋盆向伊犁-中天山微板块下的持续俯冲消减有关,俯冲碰撞过程可能为西部早东部晚的"剪刀式"碰撞闭合。

    2018年07期 v.48;No.282 8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6K]
    [引用频次:0 ]
  • 水泥土强度预测室内试验研究

    王达爽;杨俊杰;董猛荣;苏晓腾;王晓倩;

    强度是水泥土设计的重要指标,水泥土强度预测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国内外学者均是利用室内试验研究水泥土强度特性,导入强度评价参数,建立水泥土强度预测公式,但是强度评价参数不同。本文利用一系列室内试验结果,提出综合参数和水泥土强度预测公式,并对比分析目前较常用的水泥土强度预测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强度随水泥掺入比和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随含水比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水泥土密度不随养护龄期的改变而改变。灰水比与水泥土初始密度的比值是描述水泥土强度的一个合理参数,提出的水泥土强度预测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2018年07期 v.48;No.282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9K]
    [引用频次:23 ]
  • 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缺氧池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

    韩岳桐;赵堃;王森;徐巧燕;李志伟;万一平;董俊伟;马丙瑞;高孟春;

    通过高通量测序考察了不同月份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缺氧池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8和10月缺氧池中微生物群落丰度较高,1月缺氧池污泥中微生物群落丰度较小。缺氧池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在12月较高,在6月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小。不同月份缺氧池中共有分类操作单元(OTU)中占优势地位的门包括Proteobacteria(42.3%)、Bacteroidetes(21.0%)、Chloroflexi(6.5%)、Firmicutes(6.3%)、Actinobacteria(4.0%)和Planctomycetes(3.8%),大部分微生物一直存在于缺氧池中。污泥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主成分分析和主坐标分析表明,8和10月缺氧池中微生物群落比较相似,但与1月污泥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进水水质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在门、纲和属水平上缺氧池内微生物的种类和相对丰度在不同月份呈现明显的变化。

    2018年07期 v.48;No.282 103-110+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7K]
    [引用频次:8 ]
  • 船舶纵倾优化减阻数值模拟研究

    童骏;涂海文;孙江龙;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能源形势越来越严峻,各大班轮公司开始精耕细作,积极寻找降低运营成本的方法。以LPG型船舶为例,对船舶纵倾优化技术进行研究,符合当下节能减排的要求。传统的纵倾优化依据船模试验来分析,项目耗时长而且费用较高。运用CFX和FLUENT等商业软件计算LPG船的阻力数值,再用船模实验结果来验证,找到比较合理的数值计算方法,再对LPG船不同吃水、不同速度、不同纵倾下的阻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排除水深的影响,LPG船舶在不改变船舶航速、载重量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纵倾调节来减少船舶阻力,这对于LPG型船舶类似的肥大型船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8年07期 v.48;No.282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引用频次:10 ]
  • 考虑内流作用的钢悬链线立管动力特性分析

    刘震;张永波;牛建杰;郭海燕;

    考虑内流的作用,研究钢悬链线立管动力特性。采用细长柔性杆模型,建立内流作用下钢悬链线立管运动方程,运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通过求解动力特性方程得到立管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基于Matlab平台编写相应计算程序,探讨内流流速、顶张力和顶端压强对钢悬链线立管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内流流速的增加,立管的固有频率降低,高阶模态的反转点向立管底端移动;随着顶张力的增加,立管的固有频率增加,高阶模态的反转点向立管顶部移动;随着管内顶端压强的增加,立管的固有频率降低。

    2018年07期 v.48;No.282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引用频次:7 ]
  • 海洋工程试验中两种谱特性随机风的模拟

    杜齐鲁;左其华;周益人;

    目前,海洋工程物理模型试验中对风的模拟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挂重法,一种是吹风法。这两种方法均是采用某一恒定的风速来模拟相应的风力,然而自然界中的风是不均匀的,并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脉动性,单一的恒定风模拟无法真实反映海风对浮体、海上结构的荷载作用。本文基于Shinozuka理论并考虑风谱的有关特性,模拟出满足API谱特性随机风,并与有关文献中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本文结果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均有所提高;通过严格控制风速偏差、风速标准差和风谱面积偏差,进一步研究对比了API谱与Davenport谱风过程,得出了前者风速波动幅度为后者1.5倍~2.0倍的结论,随机脉动风场的模拟突出了实际海风的随机性和脉动性,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海洋风环境,文章认为此谱特性风场可作为有关海洋工程风试验的试验环境。

    2018年07期 v.48;No.282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7K]
    [引用频次:3 ]
  • 基于方向分解的高频地波雷达射频干扰抑制

    朱永恒;黎明;牛炯;张玲;纪永刚;

    本文根据射频干扰的来源和特性构造出其基本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数据处理流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射频干扰在方位-距离-多普勒域的特性,得出了在不同距离上,射频干扰具有强相关性;而在不同方位上,射频干扰具有同频但不同幅的特点。基于此分析,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分析常规射频干扰抑制方法的不足,为减少干扰抑制过程对目标信息的影响,提出了包括回波信号方向分解、射频干扰估计与抑制、幅值合成三个步骤。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常规抑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射频干扰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有效提高了被射频干扰覆盖的目标点的信干比。

    2018年07期 v.48;No.282 14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8K]
    [引用频次:4 ]

综述

  • 对虾microRNA的最新研究进展

    郭华荣;王玉;左建伟;陈月如;

    miRNA(microRNA)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长度约为18~25nt(nucleotides)的单链非编码小RNA。它在转录后水平通过降解靶基因的mRNA或者抑制靶基因mRNA的翻译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对虾miRNA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6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对虾miRNA的发现与鉴定、作用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对对虾miRNA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8年07期 v.48;No.282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引用频次:1 ]

研究简报

  • 不同能级强夯置换处理软土地基现场试验

    马永峰;

    依托广西钦州港区某大型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实践,开展8 000和15 000kN·m能级强夯置换处理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基于强夯置换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测试、强夯置换前后多道瞬态面波测试及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强夯置换后钻孔检测及静载试验结果,对地基承载力和土体工程特性变化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个能级强夯置换后,地基承载力均明显提高,土体工程特性得到改善,置换后复合地基承载力均大于200kPa,变形模量分别大于20和15 MPa,满足地基处理设计要求;8 000和15 000kN·m能级强夯置换第1遍强夯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分别为6~7d和为7~8d;8 000和15 000kN·m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约为8.0和9.5m,水平振动影响安全距离约为18.0和25.0m;强夯置换后,置换墩体与墩间土间存在明显的不均性,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强夯置换后地基土的不均匀性。

    2018年07期 v.48;No.282 11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3K]
    [引用频次:1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