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羽西;张苏平;程相坤;张文;
利用星载激光雷达资料等多种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大气再分析资料等,对2008年12月4—6日发生在山东半岛北部的一次海效应暴雪云团降雪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暴雪云团发生在东北冷涡西南部对流层中低层强西北冷平流、地面气压场气旋式弯曲的天气背景下。(2)受冷平流作用,对流层中下层降温明显,导致渤海低层大气不稳定度增加,海面风场辐合产生上升运动,并将大量的水汽和热量输送至低层大气,这有利于浅对流的加强,并进一步促进降雪云团的形成。(3)降雪云团虽然为浅对流云,但云系冷中心较强;云团发展旺盛时期的云内平均降雪率为0.41mm/h,且降雪率的大值区表现为强弱相间的条状分布。(4)云团的射出长波辐射通量不仅与云团温度有关,还与云内冰水含量有关,冰水含量越高,射出长波辐射通量越低;在研究云对辐射的影响时,没有降水(雪)的云系和有降水(雪)的云系应该分别考虑,降水(雪)弱的云系和降水(雪)强的云系也应该分别考虑。
2016年05期 v.46;No.254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2K] [引用频次:2 ] - 方从羲;李子良;
基于NCEP(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FNL(Final Operational Global Analysis)资料和WRF-ARW模式,对2014年7月10—12日西南涡(SWV)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涡沿切变线东移发展和低空西南急流的增强是导致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原因。西南涡的移向和相对风暴螺旋度(SRH)大值区有很好对应关系,SRH大值区对西南涡暴雨过程强对流的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沿西南涡移动方向,其前部暖平流后部冷平流有利于其前移,沿假相当位温平流场的零等值线可指示西南涡的移向。引入湿螺旋度散度(MHD)来分析西南涡降水的水汽条件发现,模式结果计算的850hPa上MHD值分布与雨区和降雨强度对应较好,但对于降水的定量预测还需考虑MHD大值区延伸的高度。
2016年05期 v.46;No.254 1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引用频次:7 ] - 唐衍力;孙晓梅;盛化香;王新萌;万荣;
于2012年9月—2013年7月采集了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4个季度的刺网渔获物和环境数据。基于该调查数据,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多元分析法,研究了鱼礁区与对照区渔获物的种类组成、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渔获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鱼礁区的渔获物共23种,其中鱼类17种、甲壳类5种、棘皮类1种;对照区的渔获物共14种,其中鱼类8种、甲壳类5种、棘皮类1种。鱼礁区与对照区渔获物的种类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显示,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渔获物可分为秋季组、夏季组和冬春季组;不同季节的渔获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R=0.867 4,P=0.001),鱼礁区与对照区的渔获物群落组成差异不显著(R=0.137,P=0.067)。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pH、盐度、叶绿素a和PO4-P是影响威海小石岛人工鱼礁区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综合分析认为,人工鱼礁区渔获量较高,生态稳定性较好。
2016年05期 v.46;No.254 2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3K] [引用频次:10 ] - 马培振;郑小东;于瑞海;王昭萍;
为了给头足类的分类提供更多依据,本文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枪鱿科和蛸科各3种头足类的齿舌进行了显微观察和比较研究。研究显示:6种头足类的齿舌均由7列纵向齿组成,齿式为3·1·3。枪鱿科的3个种(杜氏枪鱿(Uroteuthis duvaucelii)、苏门答腊枪鱿(Loliolus sumatrensis)、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中央齿1列,具有3个齿尖;侧齿位于中央齿两侧各3列,向外分别称为第一侧齿、第二侧齿和第三侧齿,也称为侧齿、内缘齿和外缘齿;缘板不发达。蛸科的3个种(卵蛸(Amphioctopus ovulum)、台湾小孔蛸(Cistopus taiwanicus)、Octopus sp.),中央齿1列,具有3~5个齿尖,侧齿各3列,缘板发达。结果表明,不同种的头足类动物,其齿舌形态差别较大,可作为分类依据对中国沿海分布的物种进行鉴定。
2016年05期 v.46;No.254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引用频次:0 ] - 李杰;田相利;董双林;高明亮;张凯;奉杰;班文波;张庆起;
为探讨养殖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与不同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文通过添加糖蜜将外源添加物的(饵料和糖蜜)C/N调整为10、15、20和25四个不同水平(分别为C1、C2、C3和C4组),以投喂基础饲料作为对照组(C0)。利用PCRDGGE技术和冗余分析方法(RDA),分析了添加糖蜜对虾蟹混养系统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虾蟹混养池塘水体中细菌菌群主要由放线菌纲、蓝藻纲、α-变形菌纲、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δ-变形菌纲、ε-变形菌纲、拟杆菌纲和芽孢杆菌纲组成。C1、C2、C3和C4四个处理组的细菌群落结构相似,与C0组差异显著。各处理组的优势菌群相似,其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放线菌纲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随养殖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于8月检测到γ-变形菌纲,于9月检测到ε-变形菌纲和芽孢杆菌纲。各处理组相比较,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不明显,Shannon-Winener指数随C/N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养殖后期,C2处理组的Shannon-Winener指数明显高于其它处理组,C4处理组最低。RDA分析表明,虾蟹混养系统水体中菌群结构的变化是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细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的重要性在7月为TOC>TN>NO_3~--N>TP>PO_4~-P>NH_4~+-N,在8月为TP>NH_4~+-N>NO_2~--N>PO_4~-P,在9月为NO_2~--N>NO_3~--N>PO_4~-P>NH_4~+-N>pH>TN>TOC。综合水质指标、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调控外源添加物C/N为15时,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高、组成差异小、结构稳定,有利于虾蟹混养系统的水质条件优化。
2016年05期 v.46;No.254 3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引用频次:9 ] - 于欣;王静;安然;梁兴国;
为进一步研究Thermus aquaticus(Taq)DNA连接酶的作用机理、开发以DNA连接作为关键步骤的新生物技术,本文以含有超稳定发卡结构的DNA(带有11nt长的单链部分)和另一条单链DNA为连接底物,研究了片段长度、反应温度、连接位点的结构特性、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添加等对连接的影响,探讨了Taq DNA连接酶的连接特性。连接结果显示:单链DNA的3’端同发卡结构I底物相连的连接率,比单链DNA的5’端同发卡结构II底物相连的连接率更高;可以连接的最短单链DNA片段的长度为6nt;在20~65℃范围内,一般连接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连接时,由2条底物通过互补配对形成的复合体的热稳定性对连接率影响不大,一般在连接温度远远高于该复合体的熔点(Melting Temperature,Tm)时仍有很高的连接率。在70或75℃时,虽然连接率有所降低,但仍然可以连接9nt的单链DNA片段。研究还发现,在片段连接上,PEG 6000对较难连接的片段(6~7nt)有促进作用,对容易连接的片段(8~10nt)促进作用不显著,甚至有一定抑制作用。
2016年05期 v.46;No.254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引用频次:3 ] - 陈玉;韩秋影;郑凤英;韩庆喜;张永;刘东艳;
海草组织碳氮含量可快速响应外界环境影响,已经广泛用于海草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指示因子。2011—2012年对东楮岛大叶藻海草床进行4次采样调查,研究了不同季节海草组织碳氮含量特征,分析了环境因素对大叶藻组织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草组织碳、氮含量有明显季节性变化。海草叶碳含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为36.4%,最小值出现在12月,为30.8%;而海草叶氮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和5月,为2.73%和2.02%。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海水温度对海草叶碳含量和根氮含量具有显著影响,海水及沉积物间隙水中的氮营养盐对海草茎、叶中的碳含量和根、叶中的氮含量有显著影响。调查表明东楮岛海域海草组织氮含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营养盐增加可能对大叶藻产生负面影响,为了保护东楮岛海草床,应严格控制该海域养殖海带过程中营养盐的使用,加强对海草床健康状况的野外监测以及环境因素对海草影响的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2016年05期 v.46;No.254 56-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引用频次:5 ] - 吕娜娜;朱葆华;鹿琳;杨官品;潘克厚;
为验证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苹果酸酶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将PtME1插入pET-30a中得到重组质粒pET30a-PtME1。IPTG诱导后,携带pET30a-PtME1的大肠杆菌BL21(DE3)高效表达一分子量约为72kDa的可溶性重组蛋白。重组蛋白经Ni SephroseTM6Fast Flow系统纯化,酶活力达75.18U/mg。GC-MS分析显示表达PtME1提高了大肠杆菌脂肪酸合成能力,其C14∶0、C16∶0、C18∶1及总脂肪酸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4.8%、69.9%、54.2%和50.2%,C16∶1产量是对照的5.6倍。研究结果表明,NADP依赖型苹果酸酶能为大肠杆菌脂肪酸合成及脂肪酸去饱和提供充足的NADPH,为进一步研究该酶在藻体内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2016年05期 v.46;No.254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引用频次:3 ] - 许倩;李先国;张大海;杜培瑞;王敏;
为了解古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文对从闽浙沿岸泥质区采集的T08柱状沉积物的木质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TOC和δ13 C参数分析,探讨了2000多年以来沉积物中陆源有机碳的来源和降解变化规律。该柱样上半段木质素的含量(∑8、Λ8)显著高于下半段,表明现代陆源输入的增加。紫丁香基酚类/香草基酚类(S/V)、肉桂基酚类/香草基酚类(C/V)和木质素酚类植被指数(LPVI)三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显示该沉积柱中木质素主要来源于被子植物木本和草本组织,裸子植物草本组织也有一定的贡献。植被参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陆源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但存在时间滞后现象。S、V系列的酸醛比((Ad/Al)s、(Ad/Al)v)和P/(V+S)(P:对羟基酚类)分析表明木质素经历了中等程度的氧化降解和去甲基/去甲氧基降解,且降解程度没有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木质素降解参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本不存在时间滞后现象。
2016年05期 v.46;No.254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引用频次:2 ] - 韩波;张菲菲;张训华;田振兴;
利用近年的地质调查结果,收集了前人的岩性分析及物性分析结果,结合山东半岛和南黄海北部的重力资料和磁力资料及多道地震的资料,分析了研究区重磁场特征,并且将地震识别的火成岩投影到磁力异常平面图内,利用磁力异常化极的垂向一阶导数图作为底图,判定可能由火成岩引起的磁异常,根据相似磁异常特征,划定火成岩的分布位置。分析认为山东半岛火成岩具有沿北东向发育的特点,并且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南黄海北部地区火成岩有沿北东,北北东向发育的特点。
2016年05期 v.46;No.254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引用频次:1 ] - 肖晓;石要红;冯秀丽;徐元芹;
根据在北部湾东部获得的96个(2006年71个、2010年25个)表层沉积物样的粒度分析,结合水动力、地形地貌条件探讨该区域的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特征,并对研究区进行了沉积动力分区。研究区的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砂质粉砂和粉砂,二者总量超过60%。对于整个研究区而言,分选系数整体偏高,分选较差,反映了该区复杂的物源和水动力条件。其中在北部湾中部、北部湾北岸、北部湾西南部区域整体上呈现负偏,而在北部湾西北部、琼州海峡西口、海南岛西侧处呈现正偏。研究区峰态极大值出现在北部湾西北部区域,极小值出现在北部湾西南部分。Flemming三角图表明研究区水动力较强,冲刷区位于北部湾南部、海南岛西侧和琼州海峡西口,淤积区位于北部湾中部和西南部。
2016年05期 v.46;No.254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引用频次:19 ] - 乔玲;米铁柱;甄毓;古彬;王国善;于志刚;
通过现场调查,对秦皇岛海域抑食金球藻褐潮暴发区的溶解氨基酸的含量、水平分布、季节变化、组成特征以及与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含有较高浓度的溶解结合态氨基酸(DCAA),平均浓度为3.02μmol/L,是总溶解氨基酸(DTAA)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DTAA含量的85%;而溶解游离态氨基酸(DFAA)的含量较低,平均浓度为0.52μmol/L。DCAA和DFAA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3—6月有所升高,7月份明显下降,12月又有所回升。对氨基酸和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知,海水中溶解氨基酸与尿素呈显著正相关(p<0.01)。海水中DFAA的个体氨基酸组成以及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含量的相对大小存在季节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来源、保存以及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对其利用能力不同有关。
2016年05期 v.46;No.254 95-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4K] [引用频次:5 ] - 李志伟;代明月;高孟春;王哲;王森;王子超;常庆波;
考察了好氧时间与缺氧时间的变化对好氧/缺氧-序批式反应器(O/A-SBR)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时间/缺氧时间变化对COD去除效果影响不大,但对O/A-SBR的脱氮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当好氧时间/缺氧时间从2h/8h逐渐地变为0.5h/9.5h时,污泥比好氧速率(SOUR)从36.49mg O2/(g MLSS·h)逐渐降低到31.93mg O2/(g MLSS·h),溶解氧的高低直接地影响着活性污泥SOUR的大小。活性污泥的比氨氧化速率(SAOR)和比硝酸盐氧化速率(SNOR)在好氧时间长的情况下相对较高,但好氧条件却抑制了活性污泥的反硝化速率(SNRR)。好氧时间与缺氧时间变化使O/A-SBR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一些微生物不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微生物可能减弱或被淘汰。
2016年05期 v.46;No.254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引用频次:10 ] - 陈飞宇;余建星;马维林;刘见德;赵羿羽;
三体船具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它优良的快速性、耐波性和稳性等特点为其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侧体布局的设计是优化其性能的关键,为了探究其对阻力性能的影响,本文首先在GAMBIT中创建三体船数值模型,再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数值计算。与船模试验相比,数值计算方法的相对误差小于2%,同时能准确高效地捕捉到自由液面波形等流场数据,为三体船阻力预报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改变侧体纵横偏距,计算并分析了25种侧体布局方案的兴波干扰情况和阻力性能,得到了侧体布置在主体兴波波峰中时阻力较大,布置在主体兴波波谷中时阻力较小的结论。最后根据阻力最优原则,确定了侧体的最佳布置区域。不仅揭示了侧体布局对三体船阻力的影响规律,还为三体实船的侧体布局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6年05期 v.46;No.254 125-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引用频次:8 ] - 李长军;任幸福;
由于具有S-分布时滞的中立型细胞神经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不但是理论需要也是应用需要。本文通过利用拓扑度理论和不等式技巧,研究了具有S-分布时滞的中立型细胞神经网络周期解的存在性,给出了周期解存在的判据,并举例说明了所得结果的正确性,推广了相关文献[4,7]等的结果。
2016年05期 v.46;No.254 138-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引用频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