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科版)


研究论文

  • 海洋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对吕宋海峡深层环流数值模拟结果的影响

    王斌;赵玮;

    基于南海观测得到的垂向混合率修改KPP垂向混合方案,利用大洋环流模式HYCOM首次模拟得到了吕宋海峡深层环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3个不同水平分辨率的实验(1/6(°)、1/12(°)、1/24(°))讨论水平分辨率对模拟吕宋海峡深层环流空间结构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1)1/6(°)水平分辨率过于粗糙,无法分辨巴士海峡和台东海峡地形特征,无法得到吕宋海峡深层环流的空间分布特征;(2)1/12(°)的水平分辨率可以很好的分辨吕宋海峡和台东海峡的地形特征,模拟得到吕宋海峡深层环流的空间分布和流场特征;(3)1/24(°)水平分辨率的模拟结果表明,更高的水平分辨率不会改变吕宋海峡深层环流的空间分布和主要出入口的垂向结构,只是会显示更细节的环流结构。1/12(°)和1/24(°)水平分辨率的模式结果都表明,西北太平洋深层水通过巴士海峡和台东海峡进入吕宋海沟,年平均流量分别为1.1和0.4Sv,然后沿吕宋海沟向南海方向流动,最后主要通过位于恒春海脊上的2个缺口进入南海,年平均流量分别为0.5和0.9Sv。

    2013年04期 v.43;No.216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引用频次:4 ]
  • 西北太平洋不同区域海平面变化特征分析

    于海利;李培良;顾小丽;丁晓亮;公言华;徐佳佳;

    重点研究西北太平洋长期验潮站海平面变化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所选站点多年平均变化速率为1.71mm/a。结果表明,近岸区、大洋沿岸区、大洋区主要周期均为12个月;近岸区、大洋沿岸区、大洋区部分低纬度站点存在6个月周期;所有站点都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周期信号;中高纬度地区年代际信号强于年际信号,热带地区年际信号强于年代际信号;近岸区、大洋沿岸区、大洋区站点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热带地区受ENSO影响强于中高纬度地区,热带大洋区受ENSO影响强于大洋沿岸区,热带大洋沿岸区受ENSO影响强于近岸区;受PDO影响较明显的站点位于25°N~40°N的中纬度地区。1993—2010年间,近岸区、大洋沿岸区、大洋区验潮站、大洋区T/P的主要周期均为12个月,但变化速率和季节变化振幅各不同,大洋区验潮站滞后其他区近1个月达到极值。

    2013年04期 v.43;No.216 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引用频次:4 ]
  • 基于栖息地指数的西北太平洋柔鱼渔获量估算

    陈新军;龚彩霞;田思泉;高峰;李纲;

    西北太平洋柔鱼是世界大洋性经济柔鱼类之一,估算其渔获量是科学管理柔鱼资源的重要基础。根据2003-2008年8~10月西北太平洋柔鱼生产统计数据,结合环境遥感数据,包括海表温度(SST),海表温梯度(GSST)及海表高度(SSH),利用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SI)模型定性描述资源密度分布与其栖息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假设捕捞努力量时空分布相同的情况下,建立了各作业渔区渔获量与HSI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渔区(经纬度0.5°×0.5°内周平均渔获量与HSI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并建立了最适关系的指数模型,以及单位渔区内周最大可能渔获量与HSI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当HSI较低(0~0.1)或较高(0.9~1)时,其预测的渔获量相对误差较大,并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栖息地指数模型来预测柔鱼可能的渔获量是可行性。

    2013年04期 v.43;No.216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引用频次:13 ]
  • 军曹鱼对饲料中铜需要量的研究

    乔永刚;谭北平;麦康森;艾庆辉;

    以初始体重(9.92±0.47)g的军曹鱼幼鱼为实验对象,以硫酸铜(CuSO4.5H2O)和蛋氨酸铜(CuMet)为铜源,在酪蛋白和白鱼粉为蛋白源的半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0、4、8、16、32、64mg铜/kg干饲料,配制11种不同铜水平的实验饲料(3.3~57.4mg/kg),研究军曹鱼幼鱼(Rachycentron canadum)对饲料中铜的最适需要量。结果表明:没有添加铜的饲料组军曹鱼存活率最低,军曹鱼增重率(WGR)和饲料效率(FE)均随饲料铜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0.05)。用折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别以硫酸铜和蛋氨酸铜为铜源,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时,饲料中铜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1.5和8.3mg/kg;以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时,饲料中铜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1.9和8.2mg/kg。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和鱼体的常规组成受饲料中铜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鱼体和骨骼中铜含量随着饲料中铜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肌肉和血浆中铜含量不受饲料中铜含量的影响。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军曹鱼对饲料中铜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1.5~11.9mg/kg(硫酸铜)和8.2~8.3mg/kg(蛋氨酸铜),对蛋氨酸铜的生物利用率相当于硫酸铜的1.5~1.8倍。

    2013年04期 v.43;No.216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引用频次:16 ]
  • Ca2+突变对褐牙鲆幼鱼血清渗透压和组织离子转运酶活力的影响

    王恕桥;张灵燕;张秀梅;王茂林;张沛东;黄国强;

    研究了Ca2+由自然海水浓度突变到低浓度和高浓度时,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渗透调节能力的变化。通过测定实验鱼的血清渗透压、鳃、肠、肾Na+-K+-ATPase和Ca2+-ATPase活力及血清离子含量的变化,探讨了褐牙鲆幼鱼应对水体Ca2+突变时的渗透调节机制。结果表明,海水盐度不变,Ca2+浓度在1.25~100mmol.L-1之间发生突变时,褐牙鲆幼鱼血清渗透压无显著变化,其主要通过调节鳃、肠、肾Na+-K+-ATPase和Ca2+-ATPase活力及改变血清Ca2+和Mg2+含量来维持体液离子的动态平衡。

    2013年04期 v.43;No.216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1K]
    [引用频次:5 ]
  • 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分析

    张静;徐思嘉;李渊;高天翔;宋普庆;林龙山;

    根据2009—2010年在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底拖网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鱼类群落结构。调查共获得鱼类114种,其中暖水性鱼类有76种,暖温性鱼类有38种,优势种鱼类(IRI>1 000)共有8种,无常年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季节更替指数和迁移指数分析显示,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各季节的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较低且季节变化明显,变化范围在3.70~5.34之间;Shannon-Weiner种类多样性指数(H′)较低;Pielou均匀度指数(J′)季节变化不明显;Jaccard相似性指数(Js)较低,季节间种类相似度较低。东山湾及其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同时发现部分鱼类在湾内和湾外的分布与季节有关。

    2013年04期 v.43;No.216 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引用频次:9 ]
  • 管角螺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潘英;慕翠敏;李琪;苏翔驹;区小玲;何俊锋;吴雪萍;陈德金;

    近年来,由于对管角螺的捕捞强度加大,其自然资源大大减少。为进一步了解管角螺的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状况,本文首次利用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南方沿海管角螺5个地理群体(连云港、温州、台山、湛江、防城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2对AFLP引物组合对管角螺5个群体的15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310个位点,多态位点277个,多态位点比例为89.35%,基因多态性分别为0.382 4、0.476 6、0.393 8、0.437 4和0.392 8,说明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群体间及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表明,管角螺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UPGMA(非加权组对平均法)系统树分析表明,湛江和防城港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台山和温州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2013年04期 v.43;No.216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引用频次:10 ]
  • 贝壳类基纳米Fe3+-TiO2光催化降解海洋油污的动力学研究

    李秀芹;李子真;李春虎;王亮;邢宁宁;冯丽娟;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制备溶胶-凝胶,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贝壳类基纳米Fe3+-TiO2光催化剂。以碘钨灯为光源,研究了海水中油污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油污的光催化降解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表观降解速率较快;第二阶段油污降解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反应速率常数k为3.52mg/(L.h),吸附平衡常数K为0.023 9L/mg,反应活化能Ea为23.551kJ/mol。

    2013年04期 v.43;No.216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引用频次:7 ]
  • 浒苔水热液化分解过程研究

    黄付彬;冯丽娟;谭文娟;徐康文;李春虎;

    本文利用水热液化法将大型藻浒苔转化成了生物油,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液化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不同反应温度和时间浒苔水热液化后所得残渣的性质,研究了浒苔水热液化分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显著影响浒苔的水热液化和生物油产率,300℃液化30min生物油产率最高,为22.3%;水热液化过程中200℃时浒苔部分分解,300℃液化60min后,浒苔中的有机质完全分解;残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CaSO4及无定形碳。

    2013年04期 v.43;No.216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3K]
    [引用频次:4 ]
  • 渤海湾北部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

    韩宗珠;衣伟虹;李敏;张军强;邹昊;

    对取自渤海湾北部海域的16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重矿物含量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研究区共有重矿物39种。用Q型聚类法将研究区重矿物划分出3个矿物区:Ⅰ区以高含量的辉石类、帘石类、金属类、稳定矿物为特征,主要受来自滦河的物源影响;Ⅱ区以高含量的角闪石类、云母类矿物为特征,主要物源为海河—黄河;Ⅲ区各种矿物含量中等,受多种因素影响,为混合物源。矿物区的划分客观地反映出物质来源和水动力等因素对重矿物分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2013年04期 v.43;No.216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6K]
    [引用频次:18 ]
  • 基于多船同步观测的夏季胶州湾海温潮内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刘光亮;刘哲;高会旺;

    基于2009年8月17~18日连续25h的21船同步海温观测资料,描述了胶州湾夏季海温的潮内变化特征。观测发现,夏季胶州湾海温自湾口至湾顶的差异显著(ΔT>2.0℃),潮内变化明显(约2.0℃)。海温潮内变化与年际变化幅度相当,这表明使用多船同步观测研究潮内及年际以上尺度变化非常必要,而在使用传统单船非同步观测资料时,需做潮汐订正。经验正交函数和热收支分析表明,海温潮内变化有显著的半日周期,与潮位变化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潮是海温和胶州湾水体热含量潮内变化的主因,而热含量的潮际变化则受到与黄海的水交换和太阳短波辐射的共同作用。另外,海温的水平分布还受到地形、岸线诱导的海流影响,涨、落潮时黄海水入侵的范围不同即为其主要表现特征之一。

    2013年04期 v.43;No.216 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4K]
    [引用频次:5 ]
  • 辽河口芦苇湿地氨氧化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盐分的关系

    钟丽华;董晓;白洁;王妍;赵阳国;

    采用最大或然数(MPN)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对辽河口芦苇湿地不同盐分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数量分布和群落变化进行了解析,旨在探究辽河口芦苇湿地土壤中AOB群落结构与土壤盐分的关系,为河口湿地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辽河口芦苇湿地土壤中盐分含量越高,AOB数量越少,表现为土壤盐分含量为10g/kg的S10组AOB数量大于土壤盐分含量为15g/kg的S15组AOB数量,大于土壤盐分含量为20g/kgS20;其中S10组AOB数量多于对照组,S15组AOB数量与对照组相当,S20组AOB数量小于对照组,即土壤盐分较低时,盐分的升高能促进AOB的增长,当土壤盐分超过一定范围时,盐分的增加则抑制AOB数量的增加;不同盐度胁迫下AOB菌群群落结差异很大,而聚类结果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盐度对AOB的影响体现在低、中高、高盐度土壤中氨氧化菌的种类和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不同时期低盐度土壤中的AOB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均发生了变化;中高盐度土壤中的AOB群落结构相似,不同时期优势菌比例不同;高盐度土壤中AOB数量明显减小,种群多样性明显降低。

    2013年04期 v.43;No.216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引用频次:5 ]
  • 复合加载模式下海床土体变形规律与失稳机理研究

    张其一;

    海洋工程中结构物除了受到自身重力作用外,往往还受到海风、海浪、海流等的作用,使得海床土体中的基础一般受到集中力、弯矩和扭矩的联合作用,这一受力状态称为结构物基础的复合加载模式。本文以复合加载模式下海床土体变形规律与失稳机理为研究对象,基于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海床土体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荷载分量大小与组合形式对海床失稳机理与极限承载能力具有较大影响,H-M荷载空间内破坏包络面具有非对称性。本文给出的土体失稳模式,能够较为合理地评估复合加载模式下海床土体的变形规律;给出的土体极限力矩荷载判别准则,能够较为合理地计算海床土体的极限力矩荷载。

    2013年04期 v.43;No.216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引用频次:2 ]
  • 深水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试验流场设计及CFD数值模拟

    刘景伟;郭海燕;赵婧;李朋;徐昱;

    针对阶段流作用下的大长细比海洋立管涡激振动试验所需的外流条件,根据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对试验流场进行了设计改造和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选定了试验流场的改造方案,并对改造后测得的试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流速时,模拟结果与试验流速吻合较好;在高流速时,数值模拟结果比试验流速略大。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得到均匀分布的流场。

    2013年04期 v.43;No.216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2K]
    [引用频次:9 ]
  • 带乘性噪声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检测方法

    褚东升;董琦;张玲;

    针对水下目标跟踪和石油地震勘探等领域中传感器故障检测的必要性和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带乘性噪声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模型。并基于状态估计,给出了故障发生前后新息序列正交性变化的结论及相关证明,由此建立了故障检测指标。该方法摆脱了基于状态估计的故障检测方法中对新息需满足正态分布特性的束缚,同时显著地提高了故障诊断的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滤波器工作性能的监测及观测数据可靠性的判断。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识别出故障发生点。

    2013年04期 v.43;No.216 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引用频次:5 ]
  • 基于自适应形态学的甲藻显微图像顶刺提取

    乔小燕;

    为有效地提取甲藻生物形态学特征,提出一种自动分割藻种顶刺细节特征的形态学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目标旋转至其主轴方向,引入了像素宽度的概念,以藻种目标像素宽度直方图和面积分布为判别依据,自动判定最佳结构元尺寸,最后联合滤波、区域归并等形态学操作提取顶刺区域。实验证明,该算法针对不同甲藻细胞目标可自动计算最佳结构元素大小,精确提取顶刺区域,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的优点。

    2013年04期 v.43;No.216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引用频次:3 ]
  • 带对流项的抛物型反问题的数值解法研究

    张临杰;刘艳艳;

    本文针对带对流项的抛物型方程反问题的数值解法展开研究。给出了一维空间中,Dirichet边值条件下的向前差分、向后差分、Crank-Nicholson及第一类Saulyev 4种差分格式,并证明了数值解的存在性,稳定性和收敛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4种差分格式所计算出的数值解都能很好地逼近精确解。

    2013年04期 v.43;No.216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引用频次:1 ]

综述

  • 微藻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概述

    梁英;石伟杰;田传远;

    微藻脂肪酸测定步骤一般是先将微藻样品进行前处理(脂类抽提、皂化、甲酯化以及脂肪酸甲酯的萃取),然后将得到的脂肪酸甲酯在气相色谱-质谱仪上分析并计算,得出脂肪酸的含量和组成。文中概述了测定微藻脂肪酸时,样品前处理过程中不同的皂化、甲酯化和萃取方法,以期为微藻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皂化的方法主要有氢氧化钠甲醇法、氢氧化钾甲醇法等。甲酯化的方法主要有酸催化法(盐酸甲醇法、硫酸甲醇法、三氟化硼甲醇法和三氯化硼甲醇法等)、碱催化法(氢氧化钾甲醇法)以及其他一些甲酯化的方法(乙酰氯甲醇法、硅烷化试剂法以及重氮甲烷法等);其中乙酰氯甲醇法可直接对干燥的微藻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而得到脂肪酸甲酯,具有操作简便、用时短、效果好的优点。脂肪酸甲酯的萃取方法主要有正己烷萃取法、石油醚萃取法、戊烷萃取法以及其他一些萃取方法(乙醚、环己烷、乙酸乙酯等)。上述各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在实际应用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2013年04期 v.43;No.216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引用频次:11 ]

研究简报

  • 3种水培观赏植物耗水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陈友媛;崔香;胡广鑫;李亚平;韩亚军;

    为更好地理解水体-植物-大气系统水分运动规律,对3种景观植物春羽(Philodenron selloum Koch)、绿萝(Scindapsus aureun)和铜钱草(Hydrocotyle vulgaris)于2011年7~11月进行水培盆栽试验,室外观测3种水培植物的耗水量与水深和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3种水培植物的日、月耗水过程与太阳辐射的变化基本一致,峰值出现在10:00~14:00之间,8月份耗水量最大。在实验期间,铜钱草的耗水量最高为1 550g/m2d,春羽和绿萝的最高耗水量分别为690,420g/(m2.d),故缺水城市景观植物可不选铜钱草。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在Ⅰ、Ⅱ2种水深条件下,春羽的耗水量差异显著(P<0.01),而绿萝和铜钱草差异不显著(P>0.01),在水深变化较大的情况,城市景观植物可不选春羽;影响3种水培植物耗水量的气象因子最主要是空气温度,其次是光照强度与空气湿度;并建立了气象参数预测植物的耗水量的优化模型。

    2013年04期 v.43;No.216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引用频次: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