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科版)


综述

  • 海啸数值预报模型研究进展

    鲍献文;褚芹芹;于华明;

    总结海啸预报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当今主要海啸数值预报模型的不同特点,如美国NOAA海啸研究中心应用的MOST模型、美国康奈尔大学的COMCOT模型、特拉华大学的FUNWAVE/GEOWAVE、日本的TUNAMI系列预报模型以及中国的CTSU海啸数值模型等系统,最后总结指出了海啸数值模型的发展方向和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013年03期 v.43;No.21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引用频次:9 ]
  • 基因foxl2的结构及表达调控

    刘晓玲;刘建国;张志峰;

    叉头框转录因子L2基因(foxl2)是参与多个靶基因转录调控的重要转录因子基因。目前研究认为该基因主要参与脊椎动物的卵巢分化、发育及其功能维持,但在无脊椎动物中的研究很少。本文结合作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概述了foxl2基因结构特点,提出该亚家族主要以叉头框的6个特殊氨基酸序列与其它亚家族区分开来;总结了该基因自身的表达调控,认为可能在转录、转录后及翻译后等不同水平都存在调控;进一步对该基因在不同动物中的空间表达特征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推测foxl2基因在低等动物中具有的表达多样性可能与其功能多样性有关。

    2013年03期 v.43;No.215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引用频次:10 ]

研究论文

  • 冬季黑潮延伸体海域云水含量的年际变化

    郭春迓;刘秦玉;

    利用卫星观测的海面高度资料、海表温度资料和再分析大气资料,考察了冬季黑潮延伸体海域云水含量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尽管大气环流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海洋锋对其上云水含量的"锚定"作用(锋面南侧云水含量多,北侧少)始终存在,同时云水量值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该变化主要受背景大气环流的影响,当西北风加强(减弱)带来偏冷(暖)偏干(湿)的空气团时,锋面南侧云水少(多)。按照云水含量多少进行合成分析的结果表明:来自大陆的冬季西北风南下,在遇到海洋锋锋南侧的暖水面时,空气抬升导致的大气跨锋面的次级环流和对应锋面南(北)辐合(辐散)在一定程度上(约25%)受背景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在背景大尺度的西北风强(弱)时,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少(多),凝结放热较弱(强),黑潮延伸体海洋锋南侧南侧上升,北侧下沉的次级环流偏弱(强)。

    2013年03期 v.43;No.215 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引用频次:8 ]
  • 阿拉伯海热带风暴“PHET”的研究Ⅰ——观测分析

    焦艳;傅聃;王帅;李鹏远;傅刚;

    利用客观再分析CSFR资料、最佳路径(Best track)资料、KALPANA-1红外卫星云图和探空站资料等,对2010年5月30日~6月7日发生在阿拉伯海上的热带风暴"PHET"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热带风暴的移动路径,强度变化和大尺度环流形势,根据卫星云图的特征,将其演变过程划分为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消亡阶段。对成熟阶段风暴的水平和垂直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垂直方向对流旺盛,各物理量在风暴中心周围分布不对称,"暖心"结构明显。

    2013年03期 v.43;No.215 1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4K]
    [引用频次:4 ]
  • 黑鲪仔、稚、幼鱼生长、发育与成活率变化的研究

    刘立明;姜海滨;王茂剑;杜荣斌;

    在人工池养条件下,根据2批黑鲪实验鱼苗外部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变化,将其早期发育阶段划分为A~P共16个阶段。黑鲪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系统要发生胃的分化、肠管的折叠、肝脏的形变和幽门垂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等显著变化,其中稚鱼期的J~O阶段是消化系统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2批鱼苗的生长速度均表现为逐渐加快,且全长生长均可拟合为3段直线,出现2个生长转折点:第一批苗第一个生长转折点在15~17d(多数为G阶段仔鱼,全长(8.07±0.63)~(8.44±0.66)mm);第二个生长转折点在49~51d(多数为O阶段稚鱼,全长(20.27±2.15)~(2l.13±2.17)mm)。第二批苗的2个生长转折点分别发生于14~16d(多数为G阶段仔鱼,全长(8.19±0.73)~(8.80±1.01)mm)和38~40d(多数为O阶段稚鱼,全长(21.18±2.49)~(22.77±2.83)mm)。对仔、稚、幼鱼成活率变化研究表明,黑鲪早期发育阶段存在4个临界期("危险期"):A~B阶段、D~F阶段、L~M阶段和N~O阶段,以L~M阶段鱼苗死亡率最高,而且临界期和鱼苗的形态变化、器官分化密切相关。黑鲪早期发育的阶段划分、生长转折点和临界期的确立,丰富了其早期生物学的内容,对苗种培育措施的实施具指导意义。

    2013年03期 v.43;No.215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引用频次:25 ]
  • 限定食物资源下密度对刺参个体生长的影响

    裴素蕊;董双林;王芳;田相利;高勤峰;

    实验研究限定食物资源下密度对刺参生长的影响。实验共设6个处理,密度梯度为2、4、8、12、16、20头/40L,分别记为D2、D4、D8、D12、D16和D20,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刺参个体生长变异随之增大,特定生长率显著降低(P<0.05)。同时,刺参的摄食率、食物转化率、摄食能用于生长的比例(G/C)、体壁中的粗蛋白含量和能量含量均随密度增大呈下降趋势。40d后,D8组大个体刺参的生物量最大,以此为基准继续养殖,D12,D16、D20、D4组达到基准生物量的时间依次延长,分别为45、54、58、61d。实验结束时,D8组大个体刺参的生物量最大,D16和D20组大个体刺参的生物量低于初始生物量。因此,在食物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放养密度过高会降低刺参的平均生长率,增大个体生长差异,使刺参达到商品规格的时间延长,甚至会降低单位面积产量;放养密度过低可有效促进刺参生长,降低个体生长差异,但其单位面积产量(生物量)较低。

    2013年03期 v.43;No.215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引用频次:16 ]
  • 青岛海区4种大型海藻可培养附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赵锐;王红;史晓翀;张晓华;

    为研究与生物膜相关的海洋细菌的多样性,在青岛近海海域,选取黏管藻、裙带菜、囊藻和浒苔4种大型海藻,分离其附生海洋细菌。使用2216E、海水R2A、TCBS和海水琼脂4种培养基平板,分离纯化得到99株海洋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变形菌门细菌在数量、种类等方面,均占主导地位。这些菌株绝大多数为变形菌门的γ-变形菌纲(94株)和α-变形菌纲(3株),仅有1株为放线菌门,1株为厚壁菌门。其中丰度最高的3个属分别为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22株)、弧菌属(Vibrio,20株)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15株),其次为食烷菌属(Alcanivorax,9株)、肠杆菌属(Enterobacter,8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7株)、气单胞菌属(Aeromonas,5株)、交替单胞菌属(Alteromonas,4株),其它9个属丰度较低。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与生物膜相关的海洋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2013年03期 v.43;No.215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引用频次:5 ]
  • 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鲁棒稳定性

    高蓓;解静;

    本文主要研究有限区间上具有S-型分布时滞的静态反应扩散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鲁棒稳定性问题。利用同伦不变性、拓扑度理论与Halanay不等式,得到S-型分布时滞的静态反应扩散神经网络全局指数鲁棒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及推论,改进了现有结果(本文结果包含了反应扩散项对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用一个例子说明了所得结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2013年03期 v.43;No.215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引用频次:2 ]
  • 夏季北黄海和渤海海水中几种挥发性卤代烃的分布和通量研究

    张苗苗;陆小兰;杨桂朋;

    本文以渤海和北黄海为研究海域,于2011年6月对其海水中4种常见的挥发性卤代烃(VHCs)的浓度分布和海-气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渤海表层海水中CHBrCl2、CH3CCl3、C2HCl3和C2Cl4的浓度分别为5.33(0.66~12.65)、17.51(0.28~69.52)、12.33(3.44~34.91)和5.20(2.12~8.88)pmol.L-1,北黄海表层海水中4种VHCs的浓度分别为5.19(0.50~56.74)、11.12(2.73~22.32)、17.22(0.57~34.10)和7.90(2.59~26.82)pmol.L-1。由于生物生产、人为输入、陆地径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VHCs的浓度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分布特征。在垂直方向上,VHCs在表层和底层浓度较高,中层浓度较低。周日变化研究表明,由于受到阴雨天天气变化的影响,VHCs在傍晚和深夜浓度较大,中午浓度较低。采用Liss和Salter双层模型,估算了CHBrCl2、C2HCl3和C2Cl43种VHCs的海-气通量,在渤海其通量分别为35.06(0.90~108.72)、68.10(1.87~223.43)、26.15(0.25~110.76)nmol.m-2.d-1,在北黄海分别为34.50(-0.10~317.95)、36.70(0.06~162.3)、19.92(0.22~117.92)nmol.m-2.d-1,结果表明该海域在调查期间是大气CHBrCl2、C2HCl3和C2Cl4的源。

    2013年03期 v.43;No.215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引用频次:4 ]
  • DH36钢焊接件海水腐蚀行为研究

    林鑫;杜敏;李成杰;王彬;虞毅;

    海洋环境中的钢焊接件除了易发生电化学腐蚀之外,还容易发生电偶腐蚀等局部腐蚀。本文通过失重法、开路电位、强极化曲线、金相显微观测和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研究了DH36海洋用钢焊接件S-189-2在海水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电偶腐蚀倾向及其腐蚀产物成分。结果表明,焊接件各个部位在海水中的腐蚀速率均较小,腐蚀电流密度在15~29μA.cm-2范围内,阴极反应由氧扩散过程控制。开路电位和电极电位均随时间负移,各个位置电极电位差较小且负移幅度接近,发生电偶腐蚀的倾向较小。腐蚀产物以γ-FeO(OH)为主。

    2013年03期 v.43;No.215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引用频次:33 ]
  • 声学原位测量系统在胶州湾的测量试验研究

    王景强;郭常升;李会银;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海底表层沉积物的声学参数,避免取样测量产生测量误差,研制出一种海底底质声学原位测量系统。为了检验原位测量系统的工作性能,在胶州湾海域进行了初步的测量实验分析。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研究,验证了原位测量系统的一些工作性能,同时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2013年03期 v.43;No.215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引用频次:20 ]
  • 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荣子容;王其翔;马安青;

    运用3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对景观类型面积、斑块数目、斑块百分比、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分维数、破碎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蔓延度指数的计算,对黄河三角洲湿地2004—2009年生态景观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的基质类型是养殖池,研究期内异质性降低,破碎度呈减少趋势。

    2013年03期 v.43;No.215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引用频次:24 ]
  • 海洋平台浮托安装的数值实验研究

    王文娟;王树青;李思强;

    相较于传统的吊装法,浮托安装法是目前一种比较安全、经济、可靠的大型组块海上安装方法。本文对某平台上部组块的海上浮托安装进行了数值模拟,应用ANSYS-AQWA软件建立上部组块-驳船-系泊系统模型,在时域内对模型就位状态下的运动响应进行了耦合动力分析。重点研究了不同波浪工况下上部组块-驳船-系泊系统模型关键点的运动以及系泊张力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中应用浮托安装法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13年03期 v.43;No.215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引用频次:16 ]
  • 基于FRFT域空间分形特征差异的海面弱目标检测

    田玉芳;姬光荣;尹志盈;郑海永;

    针对传统分形方法在海杂波研究中的局限性,为了有效检测海面弱小目标,本文提出一种分形理论与时频分析相结合的海面弱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分数阶Fourier变换(FRFT)将时域回波信号变换到时频联合域,在FRFT的最佳变换域,信号的能量得以聚集、信杂比得以提高。然后提取改进的空间分形特征差异作为检测统计量,将其作为目标检测的依据。利用IPIX雷达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的算法可以有效避免门限效应的影响,克服了传统方法中使用固定分数维门限检测效果不佳的缺陷,提高了海事雷达的弱目标检测性能。

    2013年03期 v.43;No.215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引用频次:22 ]
  • 一种基于竞争机制的P2P资源分配算法

    刘雅芳;唐瑞春;徐慧敏;范盈盈;

    研究P2P资源分配时不够公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竞争机制的带宽资源分配算法RDA-CM(Resource Distribution Algorithm Based-on Competitive Mechanism)。首先在节点选择中引入贡献值竞争机制,节点竞争成为候选节点;在对候选节点进行资源分配时,先对候选节点按照贡献值排序,然后利用动态规划的方法求出节点带宽分配的最优解,使贡献值大的节点获得更高的服务质量,保证了系统的公平性。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2013年03期 v.43;No.215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引用频次:0 ]
  • 一类时滞不确定随机Markovian跳变系统的滑模控制

    孟波;高存臣;考永贵;刘云龙;

    研究一类时滞不确定随机Markovian跳变系统的滑模控制问题。首先,给出了由有限维状态空间中齐次Mar-kovian过程产生的跳跃参数,利用次可达的概念,给出了该系统的状态轨线逼近确定滑模面的条件;其次,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保证系统运动到达滑模是次可达的,并且给出了系统滑动运动为均方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仿真例子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013年03期 v.43;No.215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引用频次:1 ]
  • 具有变系数梯度项的半线性椭圆型方程组解的存在性问题

    任相霞;

    本文研究一类包含变系数梯度项的半线性椭圆型耦合方程组解的存在性与不存在性问题。利用径向解方法、反证法和极值原理,得到了有界全局正解和整大解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及整大解和大解不存在的充分条件,找到了梯度项的加权系数对方程组解的影响。

    2013年03期 v.43;No.215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0 ]

技术报告

  • 海水仔稚鱼微粒饲料微观形态和水中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谢中国;王芙蓉;刘海英;祝爱侠;牛化欣;过世东;

    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海水仔稚鱼微粒饲料,并对其微观形态和水中稳定性进行分析比较。锐孔凝固浴法制备的微胶囊饲料粒径较大,表面粗糙、凹陷,有许多裂缝;流化床方法制备的微胶囊饲料形状不规则,表面有一层光滑一致的包衣膜,氮保留率为52.2%;挤出滚圆-流化床方法制备的微胶囊饲料为近似的球形,结构较为致密,表面为一层均匀一致的包衣膜,氮保留率为43.9%;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微胶囊饲料为近似的球形,表面有皱褶和凹陷,氮保留率为36.0%;挤出-破碎法制备的微黏饲料形状不规则,结构较致密,氮保留率为23.6%;筛分法制备的微黏饲料形态不规则,原料杂乱的黏合在一起,氮保留率为15.2%。结果显示,流化床方法和挤出滚圆-流化床法更适合制备海水仔稚鱼微胶囊饲料。

    2013年03期 v.43;No.215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引用频次: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