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凤岐,李磊,王秀芹,刘长乐
根据 1998年夏季和冬季 2个航次的实测资料 ,对南海的水团进行划分和分析 ,并利用1997年 7月和 12月的实测资料 ,对巴士海峡 (吕宋海峡 )和民都洛水道附近的温盐分布进行分析。1998年冬季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可将南海外海水划分为 6个水团 ,即南海表层水团 (S)、南海次表层水团 (U)、南海次 -中层混合水团 (UI)、南海中层水团 (I)、南海深层水团 (D)和南海底盆水(B)。 1998年夏季还可在南海中鉴别出黑潮表层水团 (KS)和黑潮次表层水团 (KU) ,但在冬季观测期间无黑潮水越过 119.5°E经线进入南海 ;夏季有苏禄海水在 5 0~ 75 m层经民都洛水道侵入南海。然而 ,1997年夏季和冬季的资料分析表明 :夏、冬两季都有大洋水通过吕宋海峡北段进入南海 ,南段有南海水流入太平洋。这些现象可能与 1998年前后的厄尔尼诺有关。
2002年03期 329-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引用频次:39 ] - 张越美,孙英兰
基于河口、陆架和海洋模式 (ECOM模型 ) ,引入干湿网格法模拟潮滩涨落的改进 ,建立了渤海湾三维变动边界潮流模型。该模型网格采用为 4 80 m× 6 2 0 m,垂向 4层 ,充分考虑渤海湾潮滩广阔的特点。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符合良好 ,较好地刻画出渤海湾 M2 分潮潮流场的时空分布特点。
2002年03期 337-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引用频次:96 ] - 刘安国2002年03期 344-360+374-396+402-408+414-421+428-440+462-468+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引用频次:1 ]
- 李孟国,王正林,蒋德才
对有关波浪 Boussinesq方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和评述 ,以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2002年03期 34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引用频次:73 ] - 林霄沛,吴德星,鲍献文,江文胜
作者采用 POM模式 ,利用从卫星遥感资料反演的风和海表温度 (SST)数据并考虑 M2分潮作用 ,对渤海海域的温度、流场的三维结构进行数值计算。根据数值模式的计算结果 ,重点分析渤海海峡温度结构和水交换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风应力和 SST的季节性变化导致渤海海峡的水交换流型、温度结构和流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2002年03期 35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引用频次:66 ] - 孟祥凤,吴德星,吕建
利用运动学模型 ,研究了弯曲急流控制参数为定常和发生周期扰动时的流体质点运动轨迹以及混沌现象的产生机制。发现弯曲急流控制参数为定常时 ,流体质点的运动为规则的周期运动 ;而控制参数发生扰动时 ,可以发生流体质点在不同特征区的穿行 ,流体质点的运动具有混沌特性。弯曲急流的相速、振幅发生周期扰动均可使流体质点的运动出现混沌特性。作者从运动学上对弯曲急流区的漂流浮标混沌特性给出了解释。
2002年03期 361-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引用频次:0 ] - 线薇薇,朱鑫华
在 13.5 ,18,2 1.5 ,2 4和 2 7℃ 5个温度条件下测定了梭鱼 (体重范围 1.88~ 14.0 2 g)的标准代谢率和内源氮排泄率。梭鱼标准代谢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二者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二者的关系为指数关系 ;标准代谢率与体重和温度的关系可用如下方程表示 :RS=0 .12 4 6 W0 .9954 e0 .0 84 1T(r2 =0 .92 2 0 )。梭鱼的氨氮、尿素、总氮及能量的排泄率随体重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与体重为幂函数关系 ,与温度的关系为多项式形式。梭鱼氨氮和尿素日排泄率的变幅分别为 0 .15~ 0 .88mg N/d和 0 .0 3~ 0 .2 9mg N/d。不同温度下 ,尿素排泄量占总氮比例在 9.9%~2 2 .4 9%之间 ,随温度升高该值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2002年03期 368-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引用频次:85 ] - 王梅,朱明壮,马洪钢,宋微波
根据纤毛图式及细胞发生学特征 ,重新界定了腹毛目侧毛虫科纤毛虫 :侧毛虫、异毛虫、锥口虫、海尾柱虫、拟片尾虫以及拟翁口虫 6个相近属的定义。同时利用近祖 -衍化分析 ,探讨了其系统关系。
2002年03期 375-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引用频次:4 ] - 徐赤,顾谦群,付余强
以 6 -氨基喹啉 - 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 (AQC)为衍生剂 ,与毛蚶抗贫血口服液中的氨基酸柱前定量衍生 ,用 Waters HPL C仪 ,Acc Q- Tag TM专用 C18柱 (3.9mm× 15 cm) ,以140 mmol· L-1的醋酸钠溶液 (p H5 .0 2 )为溶剂 A,乙腈为溶剂 B,超纯水 (Milli- Q水 )为溶剂 C,进行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为 2 4 8nm,35 min测试完毕。各种氨基酸测定的重现性 RSD%均 <3.0 %(n=5 )。该方法简便快速 ,结果准确可信。
2002年03期 380-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引用频次:9 ] - 赵峡,于广利,李少平,吕志华,徐家敏
本文以褐藻胶和κ-卡拉胶为原料通过酸水解分别获得了低聚的甘露糖醛酸、古罗糖醛酸和低聚 κ-卡拉胶 ,并采用 HPGPC法测定了这 3种低聚糖的重均分子量。在此基础上再经硫酸酯化和成盐修饰制备了各自的硫酸酯碱式铝盐。对制得的几种碱式铝盐进行了红外光谱 (IR)分析和有机硫含量 (S% )、铝含量 (Al% )及样品制酸力等部分理化性质的测定。测定结果初步显示出这几种海藻多糖硫酸酯碱式铝盐较好的抗消化性溃疡前景。
2002年03期 385-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引用频次:26 ] - 宋协法,付道军
以日本国东京水产大学实习船“海鹰丸”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计算了在船舶航速一定的条件下安装辅助风帆对船舶航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安装风帆时 ,在风向角为 90°时获得功率达到最大值 ;横向漂移对船舶航行的影响较小 ;获得功率最大可达总功率的 4 4 %以上。
2002年03期 391-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引用频次:39 ] - 罗国芝,谭洪新,朱学宝,霍少勇
水体中含一定浓度的甲醛 ,用 Nessler法测得的总氨氮 (TAN)浓度远远高于实际浓度 ,差异百分数最高达 4 5 0 .0 6 % ;用次氯酸酚盐法测得的总氨氮 (TAN)浓度则明显低于实际浓度 ,差异百分数最高可达 84 .77%。甲醛浓度范围为 10~ 4 0 mg/ L、TAN浓度为 1~ 10 mg/ L,通过双因素有重复观察值的交叉实验 ,得到如下矫正式 :(1)用 Nessler法测 TAN时 ,Y=4 .0 5 2 9- 0 .0 72 4 x1+ 0 .2 0 6 4x2 ,标准误差为 1.3381;(2 )用次氯酸酚盐法测 TAN时 ,Y=0 .1196 + 0 .0 345 x1+ 1.0 0 2 2 x2 ,标准误差为 0 .4 6 2 7。 Y为 TAN实际浓度 (mg/ L) ,x1为甲醛浓度 (mg/ L) ,x2 为测得的 TAN浓度(mg/ L )。比较含氨氮水体与不含氨氮水体中的甲醛浓度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没有显著差异。
2002年03期 397-4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引用频次:6 ] - 潘克厚,朱葆华
本文介绍了微藻保种的几种常用方法 ,包括继代保存、固定化保存和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 :继代保存简便易行 ,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比较实用 ;而固定化保存可用于较长期保存 ;超低温保存则可用于长期保存。另外 ,还对这几种保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概述 ,以期能对微藻保种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2002年03期 403-4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引用频次:48 ] - 王诗红,张志南,吕瑞华
采用同位素 14 C现场同步示踪技术 ,测定了丁字湾北部泥质潮间带不同体长日本刺沙蚕幼年个体对底栖微藻的摄食率。结果表明 ,日本刺沙蚕的个体摄食率与虫体体长呈正相关 ,其总体摄食率为 0 .5 399× 10 -3 h-1,相当于摄食底栖微藻 1.985μg C· 10 cm-2 · h-1。同时得出 5月份现场条件下底质表层初级生产力为 38.2 4 μg C· 10 cm-2· h-1。
2002年03期 409-4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引用频次:25 ] - 刘东艳,孙军,钱树本
该文依据 1995年 3月~ 1996年 1月间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 ,并结合同期水温和营养盐的资料变化 ,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温的变化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变化都有一定影响 ,秋季和冬季优势种交替明显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影响明显。根据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改变状况 ,并结合历史资料对比发现 ,胶州湾网采浮游植物的物种数和细胞数量呈下降趋势 ,优势种类趋单一化 ;但初级生产力并未下降 ,可能与微型浮游植物所占份额增大相关。
2002年03期 415-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引用频次:105 ] - 王金辉
初步研究表明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存在 3个不同的生态系 ,与以盐度划分的水团 (长江河口水、长江冲淡水、外海水 )基本一致 ,每个生态系包含 1个浮游植物群落。 1997~ 2 0 0 0年的 7个航次调查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 393种 ,其中大部分为硅藻。长江口的浮游植物基本可归为 5个类群 :淡水类群、河口半咸水类群、近岸低盐性类群、外海高盐类群、海洋广布性类群。它们自西向东在 3个生态系中有明显的分布格局 ,并且随着长江径流量的变化而摆动和变化。根据栖息水域的盐度浮游植物可分为 3个群落 :河口群落、冲淡水低盐群落、外海高盐群落。
2002年03期 42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引用频次:103 ] - 冯秀丽,叶银灿,马艳霞,林霖
本文选用近海分布较广的粉土为研究对象 ,利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结果 ,找出动荷载作用下粉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分析模拟波浪荷载作用下粉土中的孔压响应、临界循环次数 ,确定波浪作用下粉土的应力状态、破坏临界循环次数 ,判断不同深度处的粉土发生液化的可能性及发生液化所需要的时间 ;研究粉土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降低 ,为海上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002年03期 429-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引用频次:113 ] - 肖国林,周才凡
我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的勘探现状是油气普查阶段基本完成 ,但勘探程度差别较大。同一含油气盆地内 ,有利区带 (凹陷 )勘探程度较高 ,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 ,而油气条件较差的坳 (凹 )陷 ,勘探程度较低。当前油气资源补充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在前人评价的基础上 ,如何通过勘探程度较高地区丰富的资料 ,用多种方法求取、验证评价关键参数 ,指导勘探程度低的地区油气资源评价 ,这就是本文的目的和要探讨的评价方法。
2002年03期 434-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11 ] - 刘怀山,周正云
通过对东海海域二维地震、单道地震、浅层剖面等资料进行的综合研究表明 :用于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处理应提高速度分析精度和分辨能力 ,进行子波估算 ,压制多次波 ,相对保持振幅 ,DMO,AVO及波阻抗特殊处理等。在地震剖面上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特征有 :BSR、振幅异常、速度异常、AVO异常等标志特征。据此 ,可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识别和预测。东海海域是天然气水合物可能赋存的有利部位 ,其中冲绳海槽是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目标区域。
2002年03期 441-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引用频次:38 ] - 张曼平,祁建华,冯丽娟,李先国
对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在大气干沉降对海域微量金属输入方面的研究工作做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包括样品采集、分析、干沉降通量估算和污染物来源识别。重点讨论了常用分析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气溶胶物理、化学性质研究中的应用和已取得的成果 ,旨在为气溶胶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2002年03期 449-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引用频次:8 ] - 张安慧,张正斌,刘莲生,林彩
物质海 -气通量计算新建议中将物质海 -气通量计算公式 F=K(CL- b Cg)中的 CL 用CL ( SML ) 代替。本文着重于对公式中质量迁移系数 K的讨论。在测定了海水微表层、次表层水粘度并同时测定了其它一些化学参量基础上 ,得出如下结论 :海水粘度与盐度、碱度有一定相关性 ;微表层与次表层海水的粘度变化小于 3%。因此 ,海水微表层效应影响 K值 ,与海水微表层效应影响物质浓度相比 ,可以不考虑。
2002年03期 456-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引用频次:7 ] - 褚春莹,高先池,陈国华,应骏,范金石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壳聚糖分子量 ,以葡聚糖为标准品 ,用 2种不同的凝胶柱 (PLaquagel- OH柱和 TSK G4 0 0 0 PWXL柱 )测定 4种样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并经过普适标定。比较结果发现 :PL aquagel- OH柱效果稍好于 TSK G4 0 0 0 PWXL柱。两柱所得重均分子量平均偏差为 0 .17%~ 3.38% ,数均分子量的平均偏差为 0 .90 %~ 3.5 7% ,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 1.34~ 1.5 4。
2002年03期 463-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13 ] - 刘进忠,李琪
运用海洋声传播二维 PE算法对不规则海底边界条件的处理 ,作者提出 1种改进方法 ,即利用抛物方程和界面边界条件 ,对界面附近的抛物方程的差分形式进行修正 ,以考虑复杂海底边界的影响。通过实际的数值计算表明 ,运用该方法计算声场 ,在提高计算精度方面起到有益的作用。
2002年03期 469-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引用频次:4 ] - 李筱菁,孟庆春,魏振钢,魏天滨,王旭柱,郭忠文,丁鹏
该文介绍 1种检测城市交通状况的新方法。在利用 GPS对车辆的定位与导航的基础上 ,进一步利用 GPS提供的即时速度和准确的时间信息 ,通过数学建模 ,得到交通流量、平均车速、行程时间、车道占有率等一系列重要交通状况信息 ,以实现交通状况的实时检测 ,为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实现提供必要保证。
2002年03期 475-4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引用频次:72 ] - 于亦凡,丁田夫
该文将海水中图象传输特性的研究与用此传输特性进行水下模糊图象恢复结合起来 ,得到一套测量水体传递函数及进行水下图象处理的方法。采用维纳 (Wiener)滤波和卡尔曼 (Kalman)滤波算法 ,对模糊图象进了恢复。结果表明 ,利用计算机采用一定的算法对散射性质已知的水体造成的图象模糊可以进行有效的复原 ,且良好效果。
2002年03期 482-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引用频次:25 ] - 李华军,陆建辉,嵇春艳
研究外荷载为长期非平稳随机过程。考虑长期荷载的特性 ,采用 1个概率谱密度函数来反映长期非平稳随机荷载及其特征 ;概率谱密度函数是基于大量的一般谱密度函数的统计特性获得。以延长结构的抗疲劳使用寿命为目标函数 ,提出了调谐质量减振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这在实际工程中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从理论上发展长期非平稳随机荷载作用下调谐质量减振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文中采用长期波浪实测数据 ,给出了 1个数值算例说明整个设计过程。
2002年03期 489-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引用频次:2 ] - 谢树森,薛恒,李弓春
对二维三温热传导方程组提出一类分数步有限差分格式。利用变分形式及能量方法 ,得到离散 H1范数的最优阶先验误差估计及稳定性
2002年03期 495-5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