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科版)


  • 大地形对正压扰动演变影响

    秦曾灏

    本文着重研究大地形对正压大气迭加在非均匀纬向基本气流上挑动演变的影响。用WKBJ方法推导了正压扰动的频率和频散关系以及波作用量所满足的方程。当基本流场定常且存在无限长的东西向山脉时,则有波作用量守恒。据此,获得了正压不稳定的必要条件:即在所考察的平面域内至少在某点或某些点上含地形效应的某一物理量等于零,扰动就可能得到发展。对波包动能的倚时变化的讨论得知,在无摩擦正压纬向非均匀基流的情形,地形对扰动动能并无直接影响,即导波和曳波分别在西风急流的南侧和北侧得到加强,并分别在西风急流的北侧和南侧强度减弱。扰动的发展由扰动的结构所决定。导波和曳波的波长缩短总伴同其轴线倾向于东西向相联系,而它们的波长伸长总是与其轴线倾向于南北向同时发生。还指出,正压扰动的加强(或减弱)与波长的伸长(或缩短)不是必然的联系,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1987年03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3k]
    [引用频次:2 ]
  • 变性水团隶属函数的椭圆拟合法

    李凤岐,苏育嵩

    应用模糊子集的概念描述浅海区变性水团。讨论了变性水团隶属函数在θ—S图解上“落影”的形式。文中给出用椭圆拟合法建立隶属函数的实例。

    1987年03期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引用频次:7 ]
  • 潮流场永久预报方法及应用

    修日晨

    本方法的特点是以一个假想的引潮天体来代替月球和太阳的引潮作用,用该引潮天体星下点处的引潮力作为预报指标,对海区的整个潮流场进行计算与预报。 在本方法中,把潮流场分为两种类型:把周日不等最弱的流场,称为Ⅰ型流场;把周日不等最强烈的流场,称为Ⅱ型流场。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流场,则为过渡性的流场。流场的周期是与星下点处引潮力的周期相同。 本方法已运用于渤海和北黄海,提供了该海区的表层流场永久预报图,并成功地进行过多次预报。

    1987年03期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引用频次:3 ]
  • 简讯

    <正> 新药藻酸双脂钠(PSS)获国际金牌奖 我院海洋药物研究室与青岛第三制药厂联合研制成功的,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新药藻酸双脂钠(PSS),在最近举行的南斯拉夫萨格拉布第十五届新发明展览会上获金牌奖。

    1987年03期 30-52+60-70+10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引用频次:0 ]
  • 应用单板计算机测试风速表距离常数的方法

    刘连吉

    鉴于微型计算机对数据采集和处理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和便于自动化的特点,我们研制了应用单板微型计算机自动测试风速仪的动态参数(时间常数、距离常数等)的测试系统。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对测试参数进行自动、连续和多次重复测定并实时获取参数的平均量,测得的时间常数的精度可达到毫秒数量级。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测试原理和方法,应用该系统对EY_1型电传风向风速仪和QDF型热球电风速计的距离常数和时间常数进行了测试,并给出测试结果,测试表明,在风洞内和在空旷的房间内在一定的风速下,两者分别测得的风速仪动态参数值十分相近

    1987年03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引用频次:1 ]
  • 简正波时域分离的模拟实验研究

    王恕铨,马恒仁,林俊轩

    在水深1.0米,具有平坦海底的区域作了时域分离简正波的模拟实验,得到了1、2、3号简正波。由分离出的简正波相对幅度计算了海底反射损失因子Q。所得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符合甚好。计算所得Q值与由底质采样所得Q值基本一致。

    1987年03期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引用频次:0 ]
  • 应用卫星MSS数据对莱州湾主要经济贝类资源潜力的研究

    刘宝银

    滩涂,是国家重点资源开发区。因此,莱州湾生物资源已引起重视。但长期以来限于常规手段难以及时进行生产潜力的估价。本研究依据卫星遥感理论与技术,应用大地卫星MSS数据监督分类,将获取的地貌类型因子量值,配合生物定量采样相关因子参数,算得莱州湾主要经济贝类资源潜力。其资源量:文蛤(Meretrix meretrix)17505吨,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21886吨。这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同时也有科学意义。

    1987年03期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引用频次:0 ]
  • 海洋资源的化学 Ⅻ、O,O_-'邻苯二酚二乙酸—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对低浓溶液中钾离子的吸着性能

    彭启强,孙玉善,孙汉章,梁卫民

    本文报导了在多聚磷酸作用下,0,0’-邻苯二酚二乙酸同三聚甲醛缩聚生成具有对钾离子吸着作用的树脂的反应。探讨了摩尔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影响树脂性能的因素。提出了合成0,0’-邻苯二酚二乙酸—甲醛树脂的最宜条件: CH_2O:CDAH_2=1:4(摩尔); (CH_2O+CDAH_2):PPA=1:4(重量); 温度=120—130℃;时间=1小时。树脂产率为84—91%。树脂在380PPm氯化钾水溶液中(相当于海水中的钾离子浓度)对钾离子的吸着容量是28—30毫克钾离子/克(干树脂)[动态法]。富集因数是73—78。

    1987年03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引用频次:2 ]
  • 胶州湾附近海域水螅虫类的研究

    黄美君,刘恒

    本文研究了近几年来在胶州湾外附近海域采集的水螅虫。共鉴定了10种,隶属于5科7属,其中有两种是我国近海的首次记录。标本保存在青岛山东海洋学院生物系。

    1987年03期 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引用频次:6 ]
  • 南黄海和东海北部沉积物的地球化学 Ⅱ、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曹钦臣,牟惟熹

    本文对黄海中南部10个沉积物样品和东海北部24个沉积物样品用等离子光谱做了Ba、Be、Co、Cr、Ga、Li、Mn、Nb、Ni、P、Pb、Sr、V、Zn、Y和Yb的分析,并对该区沉积物中元素的丰度和不同类型沉积物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做了研究。通过对区内微量元素与主要元素的相关图解分析表明,大多数微量元素与主要元素Al、Mg、K呈正相关,其高值区与粘土沉积物相一致,低值区与粉砂质沉积物相吻合;Be、Sr、Mn的高含量与粘土沉积物无关

    1987年03期 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引用频次:0 ]
  • 北黄海及其围域地区北北西和北东东向断裂的岩组学

    刘树民

    北黄海位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与朝鲜之间,海域及周围地区广泛发育了北东东向和北北西向断裂,据物探资料,它们控制了中、新生代盆地的成生与发展。我们通过部分同方向断裂的岩组学研究,将岩组动力学分析的观点引进岩组图的解释,获得了几点新认识: (1)显微统计测量得到的信息与宏观构造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对一个地区进行变形史分析的有效研究方法。 (2)以石英在变形过程中仅能以菱面或锥面为主要滑动面为基础,分析北黄海围域断裂的岩组图形,得出了与宏观一致的结论。 (3)北黄海及周围地区的北东东向和北北西向断裂,在第三纪末改变了一次动力学性质,是起因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的变更。

    1987年03期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引用频次:1 ]
  • 林孔扇贝自然海区采苗技术研究

    王如才,高洁,张连庆,吴远起

    1974—1985年在烟台市、荣成和长岛县进行了自然海区采苗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苗袋(笼)是较好的扇贝自然海区采苗器。 自然海区采苗技术的关键是:采苗袋网目在1.5毫米左右,内放少量网片作为稚贝附着基;海区透明度大;适时预报投放采苗器时间;掌握适宜的采苗水层。 该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1987年03期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引用频次:2 ]
  • 一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

    姜福德

    本文研究一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 X+q(t)φ(X,X)+p(t)g(X)h(X)=0的解的振动性。文[1]研究了方程 X+q(t)φ(X,X)+p(t)g (X)X~α=0的解的振动性,而文[2]研究了方程 X+p(t)g(X)h(X)=0的解的振动性。本文所得的结果包含了文[1]的全部结果及文[2]的部份结果。

    1987年03期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引用频次:0 ]
  • 线性规划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张智强

    本文是通过对青岛木器一厂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建立线性规划(简称L.P)数学模型,然后用电子计算机求解,作出利润目标的决策和安排实现利润目标的最优生产计划。还运用解原L.P的对偶问题,求出影子价格和进行灵敏度分析,帮助企业找出生产薄弱环节,并提出内部挖潜的建议。

    1987年03期 109-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引用频次:1 ]
  • 海水中碳水化合物测定方法研究 三、左旋—色氨酸法快速测定溶解碳水化合物总量

    唐思齐,任素梅

    <正>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反应试剂有苯酚、蒽酮、苔黑酚、N—乙基咔唑和左旋—色氨酸等,其中常用的是苯酚硫酸法。由于该法的重现性较差,近年来已作了一些改进。在《海水分析方法》一书中,Josefsson指出左旋—色氨酸在硼酸存在下是一个与碳水化合物反应的理想试剂,因它与所有的单糖生成的紫色化合物均有相似的吸收光谱,并提出可用手工操作快速测定其总量。此法他曾在文献中报道,利用

    1987年03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引用频次:0 ]
  • AD—3型极谱仪

    王庆璋,王维新

    <正> AD—3型极谱仪是一种新型自动极谱仪。设计中主要考虑到综合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在综合性方面,该仪器具有线性极谱仪的一般功能,并集中了同类仪器的特点,使之几乎能够代替883型、JP—1型、AD—1型、AD—2型、SDP—1型、75—4B型、79—1型、DF—1型和XJP—821型等极谱—伏安仪器。用它可以完成经典极谱法、催化波法、单扫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示差极谱—伏安法、新极谱法、线性极化法、

    1987年03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