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科版)


  • 浅水分潮流引起的流矢量分布不对称性及其对泥沙运动的影响

    叶安乐

    <正> 涨潮流流速和落潮流流速不等,是人所共知的潮流现象,不过这仅仅是潮流矢量分布不对称性中的一种特殊情形。另一种海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是潮流旋转中的倒转现象,它是由于余流的存在和分潮流相互影响的结果。从实际资料来看,这两种现象似乎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例如,在一些流矢量图中可以发现,当倒转现象发生的时候,流速往往是比较小的,而差不多与此流速相反方向的流速往往是比较大的。又如,在一些实测记录中看出,流矢量分布在某个方向范围里,并且在这个范围里改变它的旋

    1985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引用频次:1 ]
  • 多模光导纤维光学声探测

    郑国星,冯天瑾

    <正> 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声压的变化会引起置于声场中的单模光导纤维折射率和尺寸的变化,进而使其中激光束的相位被声压所调制。这一现象,已被许多学者研究过、。本文则叙述多模光纤在声压作用下,激光束相位调制原理及其实验结果。在声压作用下,多模光纤产生固定相位差和调制系数(v)的机制与单模光纤是不同的。但是,两者声探测的结果倒是一样的。

    1985年02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7k]
    [引用频次:0 ]
  • 二芳基碘(Ⅲ)盐及其作为离子交换剂的研究 (Ⅰ)苯及某些取代苯碘(Ⅲ)盐的合成和水溶性

    赵鸿本,孙汉章

    <正> 近几十年来,随着对化学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从天然物中分离、富集其中的少量或微量成份引起了人们在应用方面的兴趣。海洋由于其巨大的潜力,从其中富集提取有价值的成份一问是引人注目的。早期企图从海水中提取金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这类工作中,不用说常规的化学工艺方法不能适用,就是一般的离子交换剂、分子筛等也难以奏效。因此,针对特定成份的化学性质,对它们的分离提取不得不选用具有特殊化学亲合力的所谓“吸附剂”或“富集剂”。水含氧化钛对海水中铀的富集能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颗粒状氯化银对海水中碘的富集作用,我们曾经进行了一定的工作,并首次从海水中直接分离出纯态的单质碘。

    1985年02期 14-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
    [引用频次:0 ]
  • 日本上原春男教授来我院讲学

    李天明

    <正> 日本国立佐贺大学理工学部教授上原春男博士应邀于今年5月1日来我院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和讲学。 上原教授自1971年以来参加日本政府“阳光计划”中海洋能源开发课题的研究和领导工作,曾完成了50KW温差发电实用机组的实验研究工作,成绩卓著,为此,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科学界的瞩目,多次应邀赴美讲学和指导实验工作。上原教授此次来我院讲学的主要内容为:

    1985年02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引用频次:0 ]
  • 四苯硼酸钠季铵盐容量法测定钾的改进

    王薇,杨新浩,陈卫卫,何粤,陈文明

    <正> 海水中钾的测定方法颇多,从最古老的氯铂酸钾法到近代仪器分析方法不下十多种,比较而言,以四苯硼酸钾法、亚硝酸钴钠钾法、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等优点较多,但均存在某些缺点,尚待继续改进。海盐和卤水中钾的工业分析通常采用四苯硼酸钠季铵盐容量法。

    1985年02期 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引用频次:7 ]
  • 海水中痕量苯系物的气相色谱测定的研究

    王中柱,崔仙舟,张学华,朱潇杰

    <正>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石油及其各种产品已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就海洋而言,由于海上石油的开发、运输及工业污水的排放等,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日趋严重。海水中具有较大生物毒性的苯系物含量日益增加,在近岸海区尤为显著。这对海洋生物生长及其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能否准确地测定海上石油污染物之一的苯系物,这对了解石油在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是我们用气相色谱法研究海洋石油污染物的继续。

    1985年02期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引用频次:3 ]
  • 海带单倍体遗传稳定性的初步实验

    江乃萼,方宗熙

    <正> 动物和植物的细胞培养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长期培养的细胞遗传性不稳定,如染色体数目常会发生变化。在细胞培养中,动物的体细胞一般没有发育全能性,而植物的体细胞则常有发育全能性,但也可能失去发育的全能性。我们实验室对海带单倍体细胞的培养,从1975年起,已有若干年没有遇到上述的难题。突变是有的,但很少。发育全能性能保持,但发育情况表现复杂。例如不少克隆发育比较缓慢,特别是经过多年培养的细胞,发育比较不整齐。如何促进多年培养的海带单倍体细胞大量地表现发育全能性,是本实验探索的主要目标。这是有关海带单倍体细胞克隆遗传稳定性的问题。

    1985年02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引用频次:2 ]
  • 马蹄礁底栖海藻的研究

    郑柏林,刘剑华,杨毓英

    <正> 马蹄礁位于东经120°17′17″,北纬36°04′7″,在青岛胶州湾内小港西侧,黄岛东北部(图1)。礁上备灯立标,灯塔高出基础36英尺,黑自横线圆形石塔,白色明暗光,是胶州湾内海上交通重要的航行指示灯。马蹄礁底质为岩石、碎石和砂砾(胶州湾海底属沙质,间有数处花岗石类,亦逐年蚀化为泥沙),涨潮时被海水淹没,落潮时露出海面。礁上生长有不同类群的海藻,由于该岛礁离岸较远,游人及近海居民平时不大来此,因此这里生长的海藻能保持其自然生态性状,我们所调查的种群结构、生长习性、季节演变和生物量等也较为准确。

    1985年02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引用频次:6 ]
  • 三维地形均匀各向异性岩石点电源电场的边界单元解法

    徐世浙

    <正> 地形对电场影响的研究是电阻率法勘探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到目前为止,已解决了二维地形对点电源电场的影响问题,但实际地形是三维的,而且岩石的电阻率常常是各向异性的。本文提出一种求解三维地形均匀各向异性岩石点电源电场的数值方法,可在小型甚至微型计算机上实现运算。

    1985年02期 54-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引用频次:14 ]
  • 山东胶东地区桃村砾岩层位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薛金声,李师汤,庞高存

    <正> 地处胶莱拗陷西北边缘的桃村附近,分布有上侏罗统莱阳组——白垩系王氏组,在上述中生代各地层组中,夹有多层砾岩,而本文所论述的桃村砾岩,系指分布于桃村断裂东南侧的卧龙——铁口之间,在地层层位上不整合于王氏组第二段及其以前地层之上的一套较新的砾岩层。因未获化石,故其确切时代尚难决定,不过从岩石地层学的角度来看,它代表着一次地壳运动之后的产物,有可能归属第三纪。本文暂称之为桃村砾岩。

    1985年02期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引用频次:0 ]
  • 定鞭藻作东方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幼体饵料的效果试验

    李明仁,卞伯仲,马琳

    <正> 目前在国内常用来作为东方对虾(Penaeus orientalis)幼体的植物性饵料有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扁藻(Tetraselmis SP)等。据报道,也有人用金藻做试验,但效果并不好,而且使用的种类也不明确。

    1985年02期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引用频次:1 ]
  • 国产常用风杯风速表距离常数的测量和分析

    刘连吉

    <正> 风速传感器的距离常数是表示该传感器对风速变化响应快慢的一个动力学参数,是分析和确定测风误差的重要因子。对此,WMO对距离常数的大小提出了建议。我国国产常用的风杯风速传感器已有多年的使用历史,但它们的距离常数究竟多大,是否符合WMO的建议,迄今还未有明确的数据。这影响了我们对测风资料误差的判别和处理及对不同类型风杯风速传感器的合理选用。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我们用实验方法测定

    1985年02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引用频次:1 ]
  • 黄河口附近水文特征分析

    侍茂崇,赵进平,孙月彦

    <正>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多年平均年迳流量442.8亿立米,挟带入海沙量近11亿吨,以水少沙多闻名于世界。自1855年从苏北改造注入渤海以来,河口三角洲岸线不断外移。据庞家珍、司书亨的研究结果,在1855—1954年间,造陆速率为23平方公里/年,平均岸线外延速率为0.15公里/年;1954—1972年间,造陆速率为23.5平方公里/年,平均岸线外延速率为0.42公里/年,造陆速率基本未变,只是因河口范围缩小,致使河口外延速率增加。

    1985年02期 8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引用频次:30 ]
  • 黄河口及邻近海域中悬浮体的分布特征和季节性变化

    张经,黄薇文,刘敏光

    <正> 黄河每年输沙11亿吨,其中36%漂浮于渤海,其余64%淤积在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大量泥沙的堆积使得三角洲推进迅速,平均每年为25km~2。相当部分的悬浮泥沙由河口向外输送,对三角洲本身及邻近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交通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根据1983年冬季和1984年夏季对黄河口及邻近海区观测分析的结果来讨论黄河泥沙入海后的迁移和季节性的差异。

    1985年02期 96-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引用频次:22 ]
  • 黄河口及其毗邻海区底质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及季节性变化

    李静,陈淑珠,刘敏光,杨淑海,黄薇文,张经

    <正> 河口地区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行为,其最终归宿是转移到底质中去。进行底质重金属的研究对于了解河口区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及其在底质中的积蓄程度,进而对该地区重金属污染做出评价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1985年02期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引用频次:5 ]
  • 黄河口地区沉积物中若干地球化学参数及地球化学环境

    黄薇文,张经,杨作升

    <正> 河口地区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河流搬运的物质大部分沉积在这里。从沉积环境来看,河口地区既不属于典型的陆相,又非典型的海相,而具有过渡性质。对于黄河口沉积物中一些重要的地球化学参数及河口地区的沉积环境过去了解得不多,本文主要根据1983年冬季对黄河口附近119°—120°E,37°33′—38°30′N的地区(图1)调查的结

    1985年02期 11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引用频次:11 ]
  • 黄河口毗邻海域细粒级沉积物特征及沉积物入海后的运移

    杨作升,孙宝喜,沈渭铨

    <正> 黄河沉积物入海后的运移一向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仅是因为其多年平均入海泥沙量高达11亿吨左右,居世界第二位,还因为黄河是世界泥沙浓度最高的河流,多年平均入海泥沙的浓度为24.5公斤/立方米,居世界各大河之冠。在每年约11亿吨的泥沙中,有3亿多吨进入开阔海域。研究这一巨大数量沉积物入海后的运移,对认识其影响所及海域如渤海中南部、黄海以至更远海区的沉积过程以及黄河口三角洲的开发利用、沿岸工程建设、近海油田的开发及水产农牧化等,均有重要意义。

    1985年02期 121-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引用频次:29 ]
  • 莱州湾西部海域海浪的探讨

    汪炳祥,张就兹,徐宏明

    <正> 海浪是海洋工程的重要外力之一。本文的目的在探讨莱州湾西部海域的海浪,为该区将要兴建的海洋工程提供有关数据。 文中选用了浅水风浪预报中较重要而常用的五种方法对20、15和10米三条等深线上的七个预报点进行后报。鉴于无风浪的实测资料可资验证,于是我们采取多方面的比较,从中选取较合理的数据作为各预报点附近海域的五十年一遇的海浪要素。

    1985年02期 130-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引用频次: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