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安乐
<正> 目前,存在着不断增长数目的短期(例如30天)潮汐观测记录,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潮流观测记录已从自动记录仪器获得。这些资料需要人们去分析、研究和利用。多年来,人们通常用经典的调和分析方法来分析短期潮汐记录,而这些方法仅仅提供人们一些预先确定了的分潮的信息。事实上,在不同的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浅水分潮,而这些浅水
1983年02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引用频次:2 ] - 黄祖珂,陈宗镛
<正> 本文首次引用蒙克和卡特拉特提出的潮汐响应分析法,对潮汐变化复杂的秦皇岛港进行了潮汐谱分析。鉴于蒙克和卡特拉特所依据的是19×355天的实测资料,工作量太大,本文采用369天的实测资料,通过逐步的响应分析法作了分析,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
1983年02期 1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引用频次:15 ] - 陈敦隆
<正> 众所周知,潮汐资料的调和分析方法是潮汐推算(或预报)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把有明显周期运动的潮汐现象表示成下面形式的时间函数。
1983年02期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引用频次:0 ] - 路德明
<正> 由压电陶瓷作为驱动元件的复合式纵向振动换能器,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机械强度高,效率高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换能器。
1983年02期 30-34+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引用频次:1 ] - 王薇,孙玉善,陈德昌,陆昱京
<正> 从海水中直接提取钾盐是海水资源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海水中的钾以K_2O估算,总储量达580万亿吨,如此丰富的钾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引起了人们对海水提钾的兴趣。但是,海水中钾的浓度仅约380毫克/升左右,且有将近30倍的钠离子共存,这就使用较低的成本从海水中提取钾盐成为难题。世界各国研究海水提钾已有40多
1983年02期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引用频次:5 ] - 黄世玫
<正> 海洋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变化,不仅体现了海洋次级生产力变化的情况,而且在海洋生态系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生态特征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浮游动物,还可用作区别海区水团或海流的指标生物,或监测海水污染的指标种。因此,浮游动物调查已列为海洋学综合调查、渔场和污染等调查中不可缺少的项目。所获资料数据对开展海
1983年02期 4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引用频次:44 ] - 李凤鲁
<正> 海南岛地处亚热带海区,星虫种类较多。 作者于1980—1981年分别两次到海南岛进行星虫类区系调查,采到了一批标本,经分析鉴定,发现枝触属的两个种,在我国系首次记录。 枝触星虫属(Genus Themiste Gray 1828)
1983年02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引用频次:5 ] - 崔承琦
<正> 山东南部石臼湾及其附近沿岸地带,北起白马吉利——两城河口,南至绣针河口,全长近80公里,是一段较典型的基岩砂砾质海岸(图1)。它的北部为鲁东南基岩港湾式海岸,绣针河口区以南则为苏北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 这段海岸与其以南以北的海岸类型比较,在海岸发育、海岸地貌类型以及海岸冲积
1983年02期 6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引用频次:8 ] - 刘仲衡,吴锦秀,张亚民,李洪文,王少波,刘胜利,孙运良
<正> 海岸泻湖和三角洲一样部位于海陆之间过渡的海岸地带,但泻湖是平行海岸延伸的水体,它以砂坝或障壁岛与外海相隔开,并经潮流(汐)通道与它相连接,海(湖)水和沉积物质在潮流的帮助下或进入泻湖,或流入外海。因此,泻湖沉积就属于这种环境下的一种特殊的沉积。
1983年02期 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引用频次:7 ] - 葛国昌,臧衍蓝
<正> 被囊动物中的海鞘,在日本、朝鲜及南洋群岛已有记录的约200多种。日本对海鞘类研究较多的有丘浅次郎和时岡隆等学者。时岡隆(1967)据美国国家博物馆所存标本整理了太平洋沿岸海鞘类117种,其中属于中国水域的记录有12种。在我国对海鞘类进行研究的有张玺(1934),张玺,张云美(1965),共报告4属4种(其中
1983年02期 93-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引用频次:6 ] - 白锦东
<正> 设E是实Banach空间,P是E中的锥,在E中引入半序:u≤υ(u,υ∈E),如果υ-u∈P。这时,称E是有序Banach空间,记做(E,P)。若存在正数N,对任何的u≥υ≥θ(θ表E中的零元),恒有N‖u‖≥‖υ‖,则称P是正规的,并且称N是P的正规常数,如果每一个ω∈Ε都可以写成ω=u-υ(其中u,υ∈P)的形式,即P-P=E,
1983年02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引用频次:1 ] - 陈绍鑫
<正>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地对晴空回波的观测,都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虽然,他们所观测的晴空回波出现的空间各有不同,除个别是由于鸟与昆虫散射而来的回波外,基本上都是由于大气折射率的不均匀分布而引起的。我们在青岛近海的紧贴海表面大气中
1983年02期 107-112+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9k] [引用频次:8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