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科版)


  • 单位阵Ir的分解

    崔玉亭

    <正> 通常,一个n阶单位阵I_n可以表为互逆二阵的积 I_n=AB=CA这里A,B,C是满秩n阶方阵,而且A的逆是唯一的。 一般说来,I_n也可分解为非方阵的乘积,而这种分解的应用就更广泛。本文试从构造阵的某些广义逆来研究对单位阵I_r及方阵的分解。顺便也提出这种分解在可对角化阵的谱分解方面的作用。

    1981年03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引用频次:0 ]
  • 垂直海岸移行低气压所引起的强制波

    刘凤树

    <正> H.-H.KUO和T.ICHIYE(1977)数值地研究了在正压海域中,垂直海岸移行风暴所引起的强制波,但这种结果是现象的总体,尚给不出强制波内在的物理属性。因此,这一问题无疑得求助于理论分析,然而目前尚未见论述。 诚然,在理论分析过程中,由于陆架区的复杂和非线性的效应,试图解析地讨论是

    1981年03期 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引用频次:4 ]
  • 船上气温、湿度和风速观测的代表性

    刘连吉,赵永平

    <正> 当前我国有许多海洋气象调查船、商船和遥测气象浮标站的甲板上安装有气温、湿度和风速测量仪器,其中不少仪器本身测量精度是符合要求的,可是在船上使用能否获取符合要求的气象资料,其代表性如何,即是否能准确代表和反映观测船所在地点一定海域的海面上气温、湿度和风速的实际自然状况,这是应当进行探讨的。因为船上获取的气象资料的代表性如何,关系到海上天气分析和海洋气象科学研究能否正常开展,

    1981年03期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引用频次:4 ]
  • 海洋环境地球化学Ⅲ胶卅湾表层海水中砷的存在形态

    李静,张敏秀,徐潮,赫崇利,周家义,潜琬英

    <正> 研究海水中砷的存在形态,无论从其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还是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都是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问题,因而日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海水中不同形式砷化合物的测定与研究进行得不多,早期Gorgy等(1978)测定了个别站位海水中溶解无机神与有机砷,Braman等(1973)和Andreae(1977)等在研究了不同形

    1981年03期 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引用频次:8 ]
  • 内刺盘管虫Hydroides ezoensis(Okuda)的发育及其幼虫的附着

    廖承义

    <正> 内刺盘管虫Hydroides ezoensis(Okuda)是我国北方沿海常见的污损性附着动物之一,它可形成密集群落附生于舰、船的底部以及海洋里各种工程的设施上,严重地损害着舰、船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附着管栖多毛类发育生物学方面过去已有不少论述。如Hedley(1956、1958)对Pomaloceros钙质栖管的形成,Nott(1973)~4对Spirorbis幼虫的附

    1981年03期 3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引用频次:3 ]
  • 山东省荣城县近海浮游植物的研究

    钱树本,陈国蔚,汤庭耀

    <正> 荣城县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而曲折,天然海湾和大面积滩涂为海洋生物自然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鱼、贝、虾、藻等水产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有相当好的基础。为了今后更大规模地发展水产养殖业,并逐步实现“海洋水产农牧化”荣成县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自1977年以来对该县近海进行了综合调查。

    1981年03期 5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6k]
    [引用频次:17 ]
  • 青岛红岛地区火山——侵入杂岩的研究

    曹钦臣,刘昌实,牟惟熹

    <正> 胶东半岛和中国东部一些地区一样,在中生代时期发生过频繁的岩浆活动,使胶莱盆地从下白垩世开始至上白垩世这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一套多旋回的火山—侵入杂岩。火山岩在盆地内部盖在下白垩世青山组(k_1q_1)之上,仅在盆地四周才直接与元古代粉子山群相接触。据采自莱阳地区的安山岩所测的同位素年龄为119百万年。笔者采自青岛沧

    1981年03期 71-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0k]
    [引用频次:5 ]
  • 下载本期数据